分配模式的二元性




  中国台湾地区的中间阶层根据出身的不同分为“本省籍”(祖居台湾,与国民党关系不大)中间阶层和“外省籍”(籍贯在中国内地,先辈大多是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溃败到台湾的移民,与国民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间阶层。20世纪80年的一份针对中间阶层的调查显示,作为整体,台湾的中间阶层比其他阶层具有更强的民主观念,可是他们的政治效忠对象却是分裂的。外省中间阶层几乎全部支持国民党的民主改革,而本省中间阶层更支持民进党等反对派力量。外省籍中间阶层既支持民主理念,又支持权威的民主改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反对力量的“台独”倾向让他们难以认同,他们从感情上更支持和他们共同渡海而来的政党。这种历史的原因,通过政治支持的世代遗传,上一代对国民党的政治支持透过家庭生活,影响了下一代。

  中间阶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也存在其特有的一种异质性特征,就是第二章中所得出的“二元资源分配机制”。对于本书中所举出的几个典型的中间阶层群体,包括企业白领、政府机关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知识分子)与管理人员和中小自营者(包括中小企业主、知识个体和房产出租者等)。这些社会群体之所以被共同归类为中间阶层,是因为他们在社会资源获得能力与获得量上类似。然而,在中间阶层内部的各群体之间,它们的社会资源与利益来源并不相同,存在“体制——市场”两个维度。以往的“政治分层”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转化为以体制权力为基础的“体制分层”影响,体制权力在相当程度上参与、甚至控制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与相对意义上的“市场分层”机制相抗衡,形成了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定的社会资源分配格局,这就是阶层分化中体制权力与市场机制同时发挥社会资源分配的“体制——市场”机制。

  “双色蛋糕理论”可以描述中间阶层内部各群体之间资源获取来源的差异。如果把从市场机制获取的资源看做白色的奶油,把传统体制种获取的资源看做黑色的巧克力,在当前从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社会中个人所获取的资源就是一个由奶油和巧克力两种成分做成的双色蛋糕。如果把体制和市场分别作为一条线段的两端,中间阶层的不同群体将占有这条线段的不同位置:①基层公务员,最接近权力,也最远离市场;②中小规模自营者,资源来源完全市场化;③企业白领,更接近市场;④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据了大面积的模糊带,同时拥有体制内的资源和市场化资源;⑤“城市新地主”,完全依靠传统体制获得原始房产资本。在体制资源和市场配置之间,中间阶层总能够抓住一块属于自己的大小适中的蛋糕。

  相对于前面所述的其他中间阶层异质性特征,这种经济性的分裂更加深刻。如果说前述的异质性所带来的是共同体意识的淡漠,以及行动的不一致;那么,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分裂,导致了中间阶层内部组成的冲突特征。因为,体制分配与市场分配并非和睦共处的两种机制,而是存在着博弈的竞争与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资源流向传统体制分配得越多,依靠市场获取资源的中间阶层群体所获得的份额就越少,或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获得等值的资源;社会资源存在着二次分配,靠向体制分配的中间阶层群体在资源二次分配中占有相对优势,致使靠向市场分配的中间阶层群体处于被相对剥夺的地位;权力体制直接介入到市场分配中,与市场主体争夺资源;等等。比如,国民教育和医疗机构的高收费的背后都有着体制垄断的因素,从事这些行业的中间阶层群体从这种体制优势中得益很多,但其他中间阶层却要为这种垄断付出很多代价。

  小结新阶层的发展冲突〖1〗一“砌墙模型”在一个新兴阶层已经粗具雏形之后,是否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结构格局的重要力量,要受到多个特征因素的影响。假如我们把阶层力量比喻成一堵墙,新阶层的兴起的过程就是一个砌墙过程。这面墙是否足够宽广、结实,预示着这个阶层的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要把这堵墙砌好,同样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①足够的社会数量或比例。如果人数总量上不能在社会结构中占到一席之地,当然也谈不上这个阶层的力量。而且,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比例,我们最多只能说这只是一个社会群体,而不能成为一个公认的阶层。当然,什么样的比例能够保证这个阶层的力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但至少使人随时都能感受到这个阶层的存在。足够的社会比例,相当于足够的砖石。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也不能造出强大的墙来。

  ②行动能力。如果社会比例只是保证了阶层的“量”的话,那么活跃的个体社会与政治参与能力则保证了这个阶层中每个个体的“质”。只有“量”和“质”的结合才能够产生足够的阶层力量。参与能力决定于这个阶层的经济水平、教育层次、理性程度等。行动能力相当于砖石的质量。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无论拥有多少材料都不能造出合格的产品,砌出的墙无论多么宽广、厚实,都不堪一击。

  ③同质程度。也就是这个阶层内部的进一步细分与不协调程度。同质化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阶层的力量,因为如果阶层存在许多内冲突,就会影响这个阶层的行动一致性。分化严重的阶层往往不能形成合力,在社会阶层格局中无所适从,最终成为阶层资源配置中的看客。阶层的同一程度相当于砖石材料的多样化程度。单一的原材料可以使所砌的墙方方正正,更加坚实;而多种多样的砖石则难以配合,所砌的墙也凸凹不平,很容易在外力的冲击下倒塌。另外,如果多种砖石能够相互配合,则并不影响墙的坚实程度,甚至更加坚实。

  ④社会联系与组织。阶层力量是一种集体力量,如果个体之间彼此找不到结合点,这种集体力量就无从形成。即使阶层所包含的数量很大,质量很高,如果没有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作为平台,这个阶层也仅仅是众多孤立个体的简单加总,而不能形成阶层的一致力量。阶层的社会联系与组织就相当于一个好的砖瓦匠,能够将散落的砖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才能形成墙的力量。从散落的砖石,到有机组合的墙,是一种飞跃,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⑤阶层文化。如果说上述各种“物质性”因素对于阶层力量的壮大都必不可少的话,那么“精神性”因素对于阶层力量的形成同样不可或缺。阶层文化是阶层特征之一,是阶层凝聚力的来源,是阶层成员之间彼此认同、相互协调的软性环境。是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阶层文化,也是辨别阶层是否成型的重要指标。阶层文化相当于砖石间的泥灰,是砖石的胶粘剂、润滑剂、补平剂。没有泥灰,无论砖石的质量多好,罗列得多么精致,放在一起总是显得生硬,显得漏洞百出,经不起敲打。

  综合以上对阶层力量的分析,以及“砌墙”的比喻,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直观的关于阶层力量的模型,如图5-1所示。当然,这个模型将阶层力量的各种因素大大简化了,只是有助于我们把握主要方面,而现实社会中的因素则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