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丧子




  豫章太守顾邵【顾邵】三国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孝则。任豫章太守五年,死于任上。,是雍【雍】即顾雍,字元叹,顾邵之父。在吴任丞相,执政十九年。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延陵之高】延陵本为春秋时吴国贵族季札的封邑,这里用延陵代指季札。据《礼记》记载,季札在儿子死后埋葬时,很平静地说:骨肉重新回到土里,是命里注定的;至于他的魂魄,则到处都可以存在。孔子评价他这种态度合于礼。顾雍用“延陵之高”来表示对丧子持坦然的态度。,岂可有丧明之责【丧明之责】丧明指丧失视力。《礼记》中说,子夏死了儿子后把眼睛哭瞎,曾子批评这种行为,子夏听后连连认错。这里用“丧明之责”来表示儿子死后因哀毁过礼而受到责备。?”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译文】

  豫章太守顾邵,是顾雍的儿子。顾邵在太守任上死了。顾雍会集府里下属官员们下围棋时,门外报告说使者来了,却没有儿子的书信,顾雍虽然脸上神态没有变化,但是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是什么缘故,他用指甲使劲地掐着掌心,血都流到了坐褥上。宾客们散去后,他叹息说:“我已经无法做到像延陵季子那样旷达了,难道还能像子夏哭瞎眼睛那样受到别人的指责吗?”于是排解了悲哀的心情,脸色也就坦然自若了。嵇中散临刑东市

  嵇中散【嵇中散】即嵇康。中散:即中散大夫,参与议论政事,是一种闲散职任。临刑东市【东市】洛阳东门外马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广陵散】琴曲名,又称《广陵止息》。全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分,共四十五段,是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后人推测即《聂政刺韩王曲》……曲终,曰:“袁孝尼【袁孝尼】三国魏人,名准,字孝尼,入晋后,官至给事中。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太学生】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学生称为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译文】

  嵇中散在东市被杀时,神态不变,向人要过琴来弹奏,弹了一曲《广陵散》。曲子奏完,他说:“袁孝尼曾经向我请求学习这支曲子,我舍不得传授给他,《广陵散》从今后断绝了!”当时有三千名太学生联名给朝廷写了奏章,请求赦免他让他当老师,但没有得到准许。晋文王司马昭不久也后悔了。

  ◎竹林七贤——死也要守护承诺的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今安徽省亳县)人。博学有奇才,不与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好老、庄之学,擅长四言诗,著有《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琴赋》等。

  嵇康被公认为“七贤”中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他曾经在朝为官,后来因为朝政日渐腐败,弃官归隐,过着悠闲的平民生活。在这段隐居的日子里,他曾跟一位音乐奇才学琴,琴艺为之大进。

  他曾跟这位先师发誓,绝不把这首曲子传授给别人。此后,一直遵守诺言,未曾把这曲《广陵散》传授给人,只有趁着没人的时候,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弹奏。这则《嵇中散临刑东市》,讲的就是《广陵散》不转教他人的故事。嵇康是因为帮一位朋友辩护,而被拘捕起来,正好办理此案的官吏与嵇康有私仇,于是判了他死罪。这首千古以来被视为音乐上境界最高的琴曲,因此随着嵇康的生命一起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