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十七日从上海开航,历时51天,行程三万余里,五大洲经历了三大洲,四大洋过了三大洋,国家计18个,亚洲有安南、暹罗、印度、波斯、阿拉伯、土尔其6国;非洲有阿比西尼亚、努北亚、埃及、的黎波里、突尼斯、阿尔及尔、摩洛哥7国;欧洲计有希腊、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5国。宗教则除了安南信儒教、暹罗信小乘佛教外,其余不是基督教便是伊斯兰教。停靠的全是英属殖民地,上岸观光所见皆英国国旗,真不愧其自诩的“日不落帝国”,此行算是亲眼目睹了。
议论及此,使团中人,无一不喟然兴叹。
使团之人上岸后,立刻在禧在明的陪同下,乘火车前往伦敦。
在伦敦市政当局的安排下,禧在明为使馆租房子的事十分顺利。
使馆房子安排在伦敦坡克伦伯里斯45号。坡克伦伯里斯简称坡兰坊,在新城的东南,正处繁华热闹的地段,为一独立的花园洋房,前面有一个大草坪,后面有花园、水池、亭子、石桌、石凳及秋千架,还有库房、马厩和厨房及下人住的平房。房东为一侯爵,在伦敦及乡下广有物业,因慕中国公使之名,愿以整幢房屋出让,月租为105英镑。
此时的伦敦已用上了煤气和自来水,贵族和有钱人已用上了电灯。侯爵的花园洋楼自然层层水电气一应俱全,居家和办公都十分方便。
匆匆安排之后,天色已晚,因旅途劳顿,各自归房休息。
第二天上午,英国的驻华公使威妥玛即匆匆造访。
郭嵩焘是清楚此人履历的——早在37年前,他才二十出头即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来到中国,由一名普通的书记官做到上海海关税务司,而其升迁的每一个脚印无不因参与中国事务有关。同治十年,他终于继阿礼国之后出任驻华公使。
此人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不但能操一口流利的华语,熟悉中国的经史典籍及朝章制度,且为了向本国人传授华语,他于同治四年自编一本教材,首创用26个拉丁字母拼写汉字,使从未学过华语的人能用这种方法通读华文,书出后世人称便,就连懂行的中国人也觉得比中国传统的反切注音要方便得多。
在外交活动中,威妥玛因为是个中国通,故比一般的洋人更难对付,在他出任公使5年时间里,便一手制造了“马嘉理事件”,在总理衙门及李鸿章面前一尺风三尺浪,翻云覆雨,极尽威胁讹诈之能事,在国人心中他真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洋鬼子”。
不过,郭嵩焘自与他交往,发现若丢开各自的立场只论交情,威妥玛倒不失为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之人。
威妥玛自签订《烟台条约》后即回国述职,故先两个月回到伦敦。此番因“马嘉理事件”,威妥玛使自己的国家不费一枪一弹便获得不少好处,但他在向国会报告时,仍受到不少责难,认为允许中国对鸦片征取较高的进口税和抽取厘捐,使鸦片贩子受到了损失……
眼下郭嵩焘一行终于到达伦敦了,威妥玛见面不便告诉《烟台条约》在国会讨论受到指责事,他先问过途中情形后,便转入正题——外相德尔庇想在最近时间内会见中国公使。
郭嵩焘欣然允诺,时间由威妥玛安排。
根据国际惯例,公使到了驻在国后,必须晋谒了驻在国国家元首、当面递交了国书后,他的公使身份才被确认,在未履行这道手续前,因身份未被确认,故不宜交结其他官员。
因此,郭嵩焘提醒威妥玛,希望早日安排他晋谒女王。
威妥玛告诉他,外相要见他正是为此事商谈必要的细节。不过,女王眼下正在外地度假,近日内不会回城,须多待几天。
当下郭嵩焘召集所有的人在一楼客厅开会,议出一个章程,名曰《五戒》,宣布即日起无论长官或仆役一体遵行。《五戒》即:一戒吸食鸦片;二戒嫖;三戒赌;四戒外出游荡;五戒口角喧哗。
宣布完毕,郭嵩焘乃派黎庶昌会同马格里去英国外交部递交照会,正式商请英国方面安排晋谒女王之日期。
第二天威妥玛又来了。一进门便笑嘻嘻地说:“郭大人,您和您同事一下就博得了伦敦市民的好感,您看,这是今天各大报对您的介绍。”
说着,他将腋下夹着的羊皮护书打开,取出一叠报纸,递与郭嵩焘,郭嵩焘立刻转交马格里,马格里翻了翻,这里有两份报纸,都是当天的日报,一份名叫《泰晤士报》,一份名叫《摩宁波斯得报》,都是伦敦颇有名气的大报,两份报纸上果然都载了有关中国公使进驻伦敦的文章,马格里先翻看了一遍就将文章大意告诉大家:英国人民盼望已久的中国使团终于踏上了大英帝国的土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优秀的人物和丰富的物产。此番派出的郭公使不但学识渊博,还十分熟悉国际关系和外交准则,对各国人民都十分友善和谦和,昨天才踏上英国本土,即遭遇醉汉无端生事,郭公使以大局为重,竟代醉汉求情,足见他的宽宏大度,果然与众不同……
昨天发生的事,今天一早就见了报,使团成员不由吃惊,都兴致勃勃地听着,郭嵩焘见他不提刘锡鸿的名字,不由问道:“就只有这些?”
马格里明白这是在关心副使,他抬头望了一边正睁大眼睛望着报纸的刘锡鸿一眼说:“也提到副使了呢。”
刘锡鸿立刻说:“怎么说的?”
马格里望望威妥玛,又望望郭嵩焘说:“上面说副使刘大人也是个十分优秀的人物,带过兵打过叛匪,还很关心洋务。”
刘锡鸿这才勉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威妥玛便代表外相德尔庇正式提出约见中国公使,时间就在次日,地点在外相府邸。
于是,正副使于第二天偕同参赞、翻译一行8人,乘坐3辆马车随威妥玛去拜会德尔庇。
伦敦的街道与国内街市不同,不但十分宽敞,且把行人与车马错开,街心供车马专用,两边用石头砌出略高数寸的路面供行人行走。
眼下他们的马车行进在大街上不但不用喝道,且非常引人注目。当市民看清车上坐的是中国公使后,他们立刻停下来向车上挥手致意——文化和种族上存在的差异是那么明显,中国使团的到来早使伦敦市民轰动了。市民看使者,使者也在车中看市民、看两边的建筑物。
这已是到达伦敦的第四天了,使团之人首次正式浏览伦敦的市容,这真不愧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都会,其布局之恢宏、建筑之优美、街道之宽敞整洁、店铺的繁华、行人的礼貌恭谦都堪称完美,它不但与东方古都北京城的格局迥然不同,且属于另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郭嵩焘坐在马车上,穿行在人流中,接受沿途市民瞻仰与欢呼,只觉得耳目一新,这才真正感觉到天外有天。自己和僚属们已到了异域殊方,但这异域殊方是那么美丽,根本不是传说中的蛮荒鬼域,不要你去学苏武牧羊,吞毡卧雪,也不是范成大的经历,触目处荆棘铜驼,面对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徜徉在这个世界里,他感到无比的新鲜和满足,觉得很值得——接受使命,风雨登轮,嘲讽诟骂如潮而涌,眼下这一切统统丢到脑后去了,只一个心思关注自己的使命,觉得只有不辱使命,才是对那班人的最好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