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朽的艺术——绘画




  中国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的原始地画来看,绘画的历史已不下五千年。从已知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汉代纸发明后,画家开始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中国画。三国时期是中国画的重要发展阶段。初期的绘画题材以佛像画和道教画为主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极大地影响了书画的发展,但是士官大夫们开始涉足书画创作和书画理论,而且出现了卷轴画,使书画的收藏开始成为可能。这一时期故事画、风景画占据了主导地位。史书记载的魏晋时期有成就的画家达百余人,比较著名的有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等。由于年代久远,真正的原作已经散失无存,只有后人的临摹本。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为隋朝时期的摹本,《洛神赋》为宋朝摹本。到了唐朝,由于唐诗的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空前突出,题材也丰富起来,出现了大量的山水画和人物画,脱离了道释绘画的范畴。

  五代时期的绘画不但改变了晋唐时期山水空勾无皴的初级程式,发展成为皴染完备的山水派系。北宋的山水画风承继前人风格,在五代的基础上更趋成熟。南宋以后蓬勃发展的江南经济促进了绘画艺术的繁荣。“南宋四家”的崛起,成为当时画坛的主流。元代文人画派生而来,水墨山水特别兴盛。明清时期,宫廷绘画兴盛,绘画风格多变,后期相继出现了多种画派。

  丰富的绘画历史造就了文人雅士收藏绘画作品的传统。绘画发展以及收藏和历代帝王的个人爱好不无关系。乾隆皇帝爱好风雅,在清朝继承明内务府绘画精品的基础上,大量的征集流散在民间的个人收藏字画,使字画集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因为如此,这些美轮美奂的绘画作品在近代八国联军入侵以后,大批的流失海外。

  目前中国流落海外的历代名画据初步统计,有记录可查的就达2.3万件,美洲、日本和欧洲各占三分之一,且美国收藏最多。仅在美国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有多达1200余幅中国著名的绘画精品。

  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中国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据统计,流失到海外的国宝级别的唐代卷轴画有20余张。此外,敦煌17窟收藏的经卷、诗画、书画,时代历经盛唐、晚唐、五代到北宋,以英国和法国收藏最多。流失的宋代卷轴画也有二三百张;元代近200张;明代名画约有8000余件;清代约有1.2万余件。著名文物鉴定大师张伯驹曾向国家捐献过大批古代书画精品,他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吾国历史之久,文化之先,而隋以前之画,竟无一件流传,亦良可慨叹!”而本章主要讲述了众多流失海外的绘画精品中的少数几件,希望通过介绍可以了解到关于国宝绘画的宝贵价值与在海外的坎坷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