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 超级帝国风暴而去 楔子




  用蒙古人自己的说法,他们认为自己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蒙古人自己编的《蒙古秘史》有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

  《多桑蒙古史》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蒙古人告窝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以千巴里失购此狼,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释之,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离此他适。’狼甫被释,猎犬群起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入帐默久久之,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未久,此汗国死。”从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寿,说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毁,必是凶兆,自己的生命也难于久留人世。窝阔台把帝王的休咎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窥视蒙古人对狼的崇拜心理积淀至深。

  蒙古民间也流传着狼童的传说故事:从前,一群猎人在克鲁伦河畔狩猎,发现一只母狼带领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奔于荒野,猎人们赶走了狼,带回了男孩,不知他为何人所生,便起名为“沙鲁”。及其能言,沙鲁能听懂各种动物语言;及壮应征入伍,随成吉思汗征战。一次宿营,沙鲁听狼嚎,便告诉头领有洪水之灾,必须易地扎营。果然夜间风雨交加,原营地被洪水淹没。从此,凡夜宿营,头领问沙鲁便知吉凶。

  前不久流行的充满怀旧与野性呼唤的蒙古题材小说《狼图腾》,更是把蒙古与狼的关系再次“实证化”。在蒙古人眼里,狼是腾格里(上天)派来保护草原的使者。蒙古牧民对狼相当敬畏,人死了尸首还要喂狼,认为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升上腾格里。

  苍狼在蒙古语中读为:勃儿帖赤那。有人说中国的名称“China”是来源于蒙古语“狼”的音译。

  元朝(1271年~1368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11帝,共98年。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历15帝,163年。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元朝的国号全称是“大元”,不同于大汉、大唐加大为尊称,而是本身就为国号的一部分。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意思是,夷狄到了中原,习用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而华夏族如果进入了边远地区,习用了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然而,蒙古族在入住中原后,显然让孔子失望了。尽管忽必烈也听从了耶律楚材“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的规劝,但是在汉化问题上始终大打折扣。

  蒙古以游牧民族而入主中国,所凭借的是强盛的武力。蒙元的统治者重武轻文,统一全国后,元室惟恐汉人不服,遂施行高压统治方式。比如采取强分民族等级,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实行军事管制,加强对汉人的防范;掠夺民间财富,夺取农民耕地,改做牧场;压抑士人地位,据史料记载,当时社会的职业有官、吏、僧、道、医、工、猎、倡、儒、丐十等,儒生的地位仅在乞丐之上。

  今天,有的地方还有立夏之日称人的习俗。据说,立夏时称人的来历源于元朝。元朝统治中国时,每10户居民要供养一个来监督的蒙古人。此人来时,要称一称体重,直到立夏这天要复称一次,少一两要用银子来补凑,所以这10户居民天天要将上等食物供他吃,恐怕体重减了要赔银子,赔不出银子轻则坐牢,重则丧命。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但这个习俗民间一直流传下来,而称的对象改作称自己的家人了。

  元朝的高压政策,造成不少负面的影响,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自从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全国各地的抗元斗争,始终未曾止息过。汉族的反抗本已使元室统治不得安宁,而元朝皇室又经常内讧,宫廷政变、后妃之祸、权臣专政不断出现,使国家的元气大伤。末代皇帝元顺帝的执政时间虽然不短,但他后期不理朝政,恣意淫逸,使元朝统治更加岌岌可危。当时正好水旱疫疾及地震山崩等灾害相继而作,民生困顿,饥荒四起,而元室却仍然纵情挥霍、滥发钱钞,以致“物价腾涌,价逾十倍”。老百姓终于忍无可忍,铤而走险,由白莲教所创立的红巾军大起义爆发了。

  在元末起事的群雄中,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改称应天府。后来朱元璋先后扫平群雄,统一江南各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明。八月,明军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逃,结束了蒙元对中国的统治。以后,逃到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