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全面小康什么样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从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看,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具体体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日益提高。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2476元。

  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2002年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则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如今,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

  从1998年开始,我国个人购车已占销售量的50%以上。目前,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已达100多辆;假日旅游也正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热点。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87782万人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2年,已经达到1660万人次。

  通信业发展异常迅猛。截至2002年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达到21442万户;手机的用户数也超过2亿户,达到20662万户,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网民人数早已超过6000万户,名列世界第二。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4.4%和50%。1999年底成人识字率达87.6%,超过85%的小康标准值。到2000年底,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重为4.7%。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底,我国文化馆达到2847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物馆1451个。2002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3.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5%。

  环境生态保护有所改善。2002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由1995年的793个扩大到1757个;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也由1995年的7172万公顷发展到13295万公顷;全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数达82个。可喜的是,199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6.55%,首次超过15%的小康标准。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9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5万个;病床床位32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2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4万人,其中医生211万人,护师、护士130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687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3047个,卫生技术人员14万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4.8万个,床位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已有89.8%的村拥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9万人。国民平均寿命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十年提高2.85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其中,职工11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603万人,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434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1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400万人,增加1770万人。全国共有205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1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82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2亿元。

  另外,在农村,到2000年底,全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00万村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7.3亿元。

  以上各类数据和指标表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什么是“全面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指标来说明,也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家庭机动车拥有量等指标来描述。但仅有这些量化指标还不充分,联系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就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方面来说,“全面小康”的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1.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这个阶段的“小康”是以温饱为主要参照物,以“衣食有余”为基本体现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生理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生存需要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满足为特点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物质消费状况,在量和质上都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仅以城镇住房为例,我国2001年末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为15.5平方米,比1980年时的5.0平方米增长了两倍半还多!要知道,同期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91亿人增长到了4.81亿人,增长了一倍半还多!但人毕竟不只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需要。全面的小康,就应当是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更高程度满足的小康。人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延伸,如健康、休闲等,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就是“全面小康”这一内涵。

  2.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加速累积

  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上。

  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而在1980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78元和191元、1510元和686元、4283元和1577元。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1980年相比,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长幅度也在300%以上。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指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能够保证人们温饱有余。

  符合规律的是,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私人财富就会不断实现累积。通俗说,就是人们的“家底”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过去一些年中,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不断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反映的就是这种私人财富的变动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不但一部分收入会沉淀下来实现为私人的存量财富,而且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其构成还会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股市、债市的不断扩张中,我国社会已经明显出现了私人财富资本化的趋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并非仅仅是发展私营经济、产生更多私人老板,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大多数人都成为“有产者”,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机会分享投资收益。十六大报告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重要认识,并非仅仅是要证明一个少数群体利益的合理性,而是要证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合理性。在今后二十年左右的周期内,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累积规模而不仅是收入水平。

  3.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任何意义上,小康生活都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密切联系。而“安居乐业”不仅和富裕相联系,而且和安全密切联系。在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明显加大。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各种资源成本上升,天灾、疾病等自然属性的风险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失业、养老等社会属性的风险也需要依靠社会化的方式才能抵御。收入、财产、保障和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依靠社会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的社会。社会化、制度化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在其200余年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社会难题。迄今美国仍有15%的人口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欧洲的“高福利”社保体系早已骑虎难下,日本养老保险的负担是其目前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现在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真正为市场经济体系最终回答这项制度挑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人头上。

  社保体系不仅是一项用社会化的统筹方式抵御各种风险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实施财富再分配、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保体系是一项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时最基本的战略与政策输入点。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靠、难有所帮”,而且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的充分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实现这些协调,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保体系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社会体系将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最大的制度创新任务。

  当然,我们所要建立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看,有限的社保资源将重点配置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上述目标实现之后,我国的社保体系也仍然是以“有限标准、广泛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工业化真正起步的时间还不长。由此造成目前国民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诸多方面的明显不平衡。

  2002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4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超过了3000美元,而西部九省区的平均水平还不到600美元。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3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还仅为1741元。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使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调整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调整和缩小发展不平衡差距的努力规定得相当具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要“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是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来抓;四是救助弱势、困难群体,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以此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全面小康”是和“共同富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缩小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可以说是“全面小康”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但应当强调的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还不可能消除这种差距。不平衡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现象。如同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方面,我们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但另一方面,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周期内,我们所能做到,仍只是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更加协调

  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惠及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社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要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我国新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资源指向性的工业化阶段。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我国格外尖锐。以能源为例。我国的资源禀赋并不丰饶,而且资源的品位不高。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70%以上只能靠低热值、高运输成本和高污染的煤;我国的水能资源大都蕴藏于开采、利用成本极高的西部与西南地区。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液体、气体能源资源严重短缺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资源,而且涉及环境。从历史上看,如果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端于工业文明的出现,那么在我国,人类活动对可持续性发展条件的破坏早在农业文明推进过程中就已经大规模开始。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超过土地承载力的人口繁衍造就了几千年来对土地、对环境的反复过度索取,造成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造成了对长江中下游众多河流、湖泊水系的不断围垦,造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超高密度聚集和林木资源不断消失,造成了西北地区沙化侵袭的普遍存在。

  可以说,我们要还的环境“债”可迁延上溯的时间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长得多。从现实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般保持同步。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建国后的前三十余年,工业生产力主要向少数超大型城市聚集;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余年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又造成了大量乡村工业的遍地开花。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市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使我国克服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难度要比其他工业化国家大得多。大城市工业治理和分布极广的乡村环境治理,是我们面临的重点,是难度最大的两头。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之需。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因为“全面小康”之路应当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

  全面小康社会的十项基本标准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我国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二十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二十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二十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二十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十年增长了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二十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十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十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十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二十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0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医生数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在以上内容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这个命题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一系列论述,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这既便于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十余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以上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的三项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多万人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