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视中国客观的社会形势




  冷静面对良好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展望新的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和政治发展将经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将日趋复杂;同时,中国国内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面临一系列更为复杂的矛盾,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会面临更多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如美国国防部1997年5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随后几年的《国防报告》不厌其烦地叫嚣:“到2015年前后,可能出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全球性对手,中国和俄罗斯都具有这种潜力。”美国必须抓住2015年前的“战略机遇期”,竭力遏制中国变成强国和俄罗斯东山再起。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预防性防御》一书中就把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称为“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客观存在的良好机遇,认真应对各种迎面而来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进入新的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这就是:

  1.执政党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丰富的现代化建设领导经验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这就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能有效保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并且积累了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对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完全能够从容地驾驭宏观经济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及时果断地处理各种新的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的政治保证。

  2.长时期的积累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积累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仍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物质基础的薄弱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经过20年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加强和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我国经济总体规模和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电力、石油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国际经济地位大大提高,已经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科技教育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状况大为缓解。这些都为21世纪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仍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这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3.持续深入的改革和开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全面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历经20年高速发展之后,将继续发挥强大的体制驱动作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所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来,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前一时期的体制改革,主要是破除旧体制,最大限度地挖掘改革开放前所积累的增长潜力,释放被旧体制所压抑的发展动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进入小康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建立和完善新体制,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法律体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这将是新世纪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尚待完成的改革任务。所以,中国还需要进行改革的最后冲刺,而改革的成功,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活力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内在的推动力。

  另外,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加强,乃至未来祖国的完全统一,将加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在内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家的整体竞争,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4.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际环境较为有利

  新世纪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的外部条件。

  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变动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尽管天下仍很不太平,世界部分地区战乱不断并有增多的趋势,和平与发展受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极大挑战,不排除进入新世纪后发生大规模局部冲突的可能,但在较长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向看,美国仍将致力于形成和维持单极世界格局,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从21世纪中国的周边环境看,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利益冲突将进一步凸显,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增加,但只要处理稳妥,仍可继续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继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从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看,虽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将主宰全球化进程,但是,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总体趋势不会逆转。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十分迅猛。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框架,全球经济正在迅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目前,世界上有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24个,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将会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为我们进入世界市场、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更多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化潮流加速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也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双重趋势并存。这都将为我们全面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直面诸多不利因素和重大挑战

  眺望新世纪,希望是诱人的,但困难却是客观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将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1.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将进一步复杂化

  进入小康社会,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处于加速状态,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意识形态矛盾和文化冲突都将带来不稳定因素,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世界银行的专家指出:“中国正处于两个历史性转变的转型过程之中:即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的工业社会的转型;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两种转型的合力,产生了强大的旋涡和逆流,它们是可能破坏稳定的潜在因素,而且总是难以预测。”(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从第一个转型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进入小康社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将面临攻坚战,以往未曾触及的一些高风险的改革领域已无法回避。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显现出来,而且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从第二个转型来看,小康社会也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结构将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在富裕的工业国家中,这一转型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而在中国,这一进程被缩短到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时间。”(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其风险是相当大的。这一发展阶段是产业结构变动剧烈的时期,结构调整加快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企业淘汰、破产增加;这一发展阶段是城市化进程扩展的时期,城乡格局迅速变化会引发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就农村问题来看,能否有效转移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全局和城市的稳定。这一发展阶段也是社会结构快速转换阶段,收入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腐败现象进一步滋生蔓延,社会治安不同程度地恶化和政府管理能力的下降,等等,都蕴含着不稳定的社会因素,构成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威胁。

  综合起来看,进入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要优于前十余年,而社会条件则趋于复杂,面临更多的社会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实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关系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重大挑战。

  2.科技、教育发展滞后与知识经济时代兴起提出的新挑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而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进一步兴起并将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因此,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全球知识经济兴起所提出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而且,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也不能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要求,旧体制下存在的科技与经济相对脱节、研究工作与市场机制缺乏紧密联系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远未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又面临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大压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接近尾声,正在步入一个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

  按照普遍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要素的经济形态”。这是一种全新形态的经济,而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经济革命,实现了物质生产能力开发手段的进步,将是重塑全球经济的决定力量。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本推动生产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的崛起,源自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的发展,又给这场科技革命注入了强大活力。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据国际经济学界预测,21世纪的前二十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将逐步超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高科技成分也将逐步超过传统技术;在21世纪30~40年代,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的高科技产业化将全面实现,产业结构中的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中注入的高科技成分,均将接近或达到70%以上;人类将在21世纪下半叶进一步提高高科技产业化程度,全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根据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将通过建设小康社会,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显然,这个目标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的动态目标。根据目前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向,小康社会将面临国际社会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经济主体的时代潮流。因此,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追赶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知识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某些领域或某些发展阶段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机遇;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一种挑战,甚至存在某种威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认为:“缩小知识差距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由于高收入工业国永远在不断扩展知识的疆界,因而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是变动着的目标。”“比知识差距更大的差距是创建知识的能力上的差距。与收入上的差异相比,穷国与富国在知识创建方面用某些重要标准来衡量的差异要大得多。”(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该报告还分析指出:“如果知识差距扩大,那么世界将进一步分化,不仅在资本和其他资源上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在知识差距上会进一步扩大。资本和其他资源流向那些有比较巩固的知识基础的国家,从而进一步加剧不平等。”(同上书,第14页。)可见,如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知识经济的潮流,将会再一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就像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差距一样,不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距。这是一场决定着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新的国际竞争。因此,在我国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农业经济所占比例还较大,科技、教育发展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梯次推进,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课题。

  3.农业和农村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

  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和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基础是否巩固,农村经济是否繁荣,农民生活是否富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所以,必须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继续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来看待。

  从长远看,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将面临如下严峻挑战:

  (1)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还比较落后,呈现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农村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低,旱涝成灾,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按《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我国1994~1996年的农业生产率(每个农业工人创造的农业附加值)为193美元,不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97美元的一半,与印度(404美元)、巴西(2384美元)、日本(16712美元)、美国(17719美元)和荷兰(41245美元)相比,差距依次更加巨大。农业的这种落后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严重失衡。

  农业不同于工业,既受市场风险制约,又受自然风险制约,是国民经济中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无论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还是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常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因此,农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但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工业倾斜,农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由1979~1984年的1.25∶1扩大到1986~1990年的2.09∶1,进而又扩大到1991~1998年的3.68∶1,大大超过2.5∶1的经验值。与此相连的是,城乡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自身发展在地区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3)社会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日益严重的农业资源短缺间的矛盾。

  进入小康社会以后,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进行,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将有很大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会迅速增加。但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不足、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这说明,资源约束与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在预测中国21世纪的发展前景时,许多经济学家都对中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忧虑。其中,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把问题提得最为尖锐。他在报告中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空前提高、粮食消费的大幅度增加,同时,耕地又大量减少、水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单产难以迅速提高等因素作了综合分析,尔后得出结论说,到2030年,中国粮食需求将比1990年至少增加41%,即由1990年的3.35亿吨增加到2030年的4.79亿吨;而这一期间,由于迅速工业化,耕地大规模减少,粮食的产量至少下降20%。供求之间将出现2.16亿吨的缺口,超过1993年全世界2亿吨的出口量。在非洲、印度次大陆、拉丁美洲等地区粮食供求也出现巨额短缺的情况下,即使中国有能力进口,世界上谁也不能供应中国如此巨额的粮食。一旦中国在不断扩展基础上转向世界市场,中国的粮食短缺将成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短缺,中国的耕地和水的短缺将成为世界短缺,如果中国失去对人口的控制将立即影响全球。尖锐的食物短缺和伴随而来的政治不稳定,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奇迹中途夭折。([美]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刊载于《世界观察》1994年9/10月期。译文见《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4期。)

  布朗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国际上也引起轰动。对于布朗的悲观估计,中国的专家们是不认同的。他们认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同时也认为,布朗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是值得重视的,对中国未来粮食供求矛盾的严重性和对世界影响的判断也值得注意。根据中国有关方面对2010年粮食供给状况的预测,届时供给缺口将高达2000万吨以上。所以,布朗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4)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的矛盾。由于中国向工业、向城市倾斜发展战略延续的时间较长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000年和2010年将分别达到1.65亿和2亿人(实际数字可能会更多)。所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将非常困难。

  (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的矛盾。

  农民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到2000年底农村没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全面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规定任务。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大扶贫攻坚力度,使农村居民在21世纪前10年内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6)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村社会也有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素质在近期内难以有较大提高。从农村的发展前景看,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也难以根本改变。

  4.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小康社会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将更加突出。

  (1)小康社会是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在此,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人口数量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不管我们采取多么严格多么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今后几十年内中国人口的增长始终不可避免。关于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官方人士曾谈到三种方案:高方案预测到2039年左右,可能达到人口峰值,总人口约16亿。中方案预测在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峰值年,总人口约15亿。低方案预测在2025年达到人口峰值年,总人口约14亿。(邢俊芳主编:《中国21世纪经济走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页。)而国内外学界普遍持第一种观点。认为在人口达到16亿的峰值后,中国人口才可能实现零增长,并开始缓慢下降。(张维庆:《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学习时报》2000年1月31日。)

  其次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我们将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据中科院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的数据,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0%,达到1.3亿人,按照目前我国采用的老龄化定义(按60岁以上人口比重计),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按65岁以上人口比重计),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按我国现在的实际国情,这种预计明显较为保守,我国可能会更早的达到这一比例。因此,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相对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西方老龄社会的到来和经济现代化大体是同步的。而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仍然很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养老体系面临转轨,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对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另外,随着总人口的增加,小康社会也面临劳动人口的增长高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届时就业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住房、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等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劳动人口的增加,又表现为低素质的人口膨胀。这和21世纪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潮流是不相适应的。所以,我们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危机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这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2)小康社会是我国工业化飞速发展并全面完成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了工业化起飞阶段,并从90年代起呈现加速发展趋势。21世纪小康社会,将是我国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格外尖锐,资源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度。资源总量虽不低,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类资源,中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14%和32%。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的情况将日益加剧。以土地资源为例,目前,我国人均耕地1.2亩,并且每年减少1000公顷,预测到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将减少到0.9亩。此外,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质量相对较差,加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短缺。

  进入小康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加大能源消费,加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在:

  其一,环境污染。据预测,未来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的消费量也将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继续增加。

  其二,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自然生态失衡。据统计,我国有大约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受水土流失的威胁。以地震、水灾、旱灾等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削弱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我国的环境生态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现已签署和加入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8项国际环境条约,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等10多项履约方案和规定。这意味着,中国要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履行国际责任。例如,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根据《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我国必须在2010年或更早的时间内停止损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我国的酸雨传输已受到周边国家的关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也上升为外交与贸易的争端,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此外,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旗帜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更加森严,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市场的形势日趋严峻。

  在进入21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必须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处于环境压力上升阶段。由于2030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伴随着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能根本转变,所以,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压力将日益加大,发达地区的污染有向落后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估计到2020~2030年期间环境压力将达到峰值(陈淮主编:《对话“十五”——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再审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2030年以后,由于我国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经济结构转向高级化,能源结构得到优化,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能力大大提高、环境压力会逐步缓解。

  5.急遽变化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与国家开放战略和安全战略的矛盾

  从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环境看,与发展机遇相伴而来是严峻挑战和种种不利因素。

  展望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平等性将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一步拉大同落后国家的距离,而落后国家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追赶知识化的潮流。与此时同,国际经济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南北矛盾会继续激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各大国都力图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争夺世界经济、科技的主导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

  从对外经济关系看,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扩大,日益增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使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合理分工和扩大出口形成制约,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及吸引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方面面临着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激烈的竞争。所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对外贸易的增长幅度可能会降低,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将面临一定挑战。

  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必然存在各种隐患,这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危险和威胁。一些外部因素越来越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新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知识霸权、核心技术控制、地下经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等。而随着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世界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中国经济以深刻影响。我国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如何积极地防范可能出现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和重要短缺资源的保障。

  从国际政治环境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抬头。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乃至一国的领土主权问题都可能引发战争。所以,从战略全局看,世界单极化和多极化的斗争将会进入更加复杂的阶段。

  以上情况表明,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国家安全问题将面临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已经成为对我国政治安全的最主要的外部威胁;地区冲突上升,裁军势头减弱,地区性军备竞赛上升,我国与外部摩擦的增加,说明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仍然需要大力加强;而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跨入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心所在。

  总之,全面建设中国小康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深刻分析客观存在的严峻挑战,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那么,在本世纪中叶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