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券

作者:张奇志 柴骥程




  浙江长兴借鉴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对教育投入体制大胆改革
  
   在浙江省长兴县,记者看到了那张印制精美的教育券。这是一张五元人民币大小的纸片,背景图案是漂亮的教学大楼,印有“教育券”三个大字,票面上还有200元、300元、500元不等的金额。学生凭此券在入学报到时冲抵相应的资金。到2002年9月,长兴在全国率先发放教育券已有一年,目前共有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类、职业教育类、贫困学生助学金类等三种类型的教育券。
  
  移植美国的教育券制度
  
  长兴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在校中小学生8万多。据县教育局局长熊全龙介绍,近几年长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全省的“小康县”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但全县公办教育资源仍比较匮乏,单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远远不够。而到目前为止,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只有清泉武校和华盛中学两所。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仍处于弱势地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的环境还未形成。
  熊全龙说,长期以来,我国只有那些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得到了政府的教育补贴。2000年11月,熊全龙等人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教育考察,主要了解美国高中以下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考察中发现,加州教育的财政拨款方式和中国不太一样。在中国,学校多属公办,各级政府用公共资金开办学校,老百姓去公立学校上学,因为学费低,等于间接享受了政府的教育补贴。但在加州却是另一种体制: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一视同仁,公共财政中的教育补贴不是拨给学校,而是通过教育券直接发到学生手中。
  加州的教育券制度让熊全龙大开眼界。加州和长兴都是财政出钱办教育,但拨款体制的差异,带来的激励效应却大不一样:加州通过把教育经费折合成教育券,承担了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教育的“消费者”有权择校。这样一来,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得学生手中的教育券,也即有同等的机会获得政府的教育补贴,从而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长兴县教育局决定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美国的教育券采取“拿来主义”。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教育局于2001年夏天,出台了教育券的实施办法:愿意到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教育局领一张面额为500元的教育券,入学后交给学校,冲抵券面上的相应金额,学校持券到教育局换取相应的现金。
  谈到对职高学生发放教育券的原因时,教育局副局长周建民讲了近年出现的一个怪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找不到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而苦恼;另一方面,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就读职高,觉得毕业后当工人不是好出路。周建民认为,长兴县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2002年上半年,长兴县将教育券的功能拓展到资助贫困学生。县教育局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成立了贫困学生助学互助会,出台有关文件,规定从2002年秋季入学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为300元的教育券。2002年9月,除了民办学校25名学生和职业类学校2834名学生如期拿到了教育券外,还有361名贫困学生在开学前拿到了扶贫助学教育券。全年共计3220名学生享受教育券,总计金额156万元。
  
  教育券一举数得
  
  复旦大学教育学博士刘凡丰等人认为,长兴发放教育券的做法,是改革教育投资体制的重要尝试。长兴县教育券的发放,实现了一举数得的效果,发挥了很好的资源配置作用。
  ——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长兴县教育局认为,既然义务教育是面向全县学生的,那么,不管学生就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应该享有同等待遇。实施教育券制度后,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转化为货币化的教育补贴,变成学生家长手中看得见的福利。同时,将选择教育的权利交给学生和家长。这样将在两种体制的学校中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竞争的氛围。
  ——充分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实践表明,对职业学校新生发放教育券后,职教招生形势有了较大改观,普职得到了协调发展。据统计,长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例大幅上升,由2000年的68.2%提高到2002年的81.7%;职教招生形势好转,2000年招生1403人,2002年增加到3306人;普职招生比2000年为1:0.73,2001年后达到了1:1。
  ——吸引外来资金,教育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继清泉武校后,2001年长兴成功引进外来资金4500万元,县教育局出资500万元与浙江华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新建了股份制形式的华盛虹溪中学。浙江花海国际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正在新建一所中学。规划投入1.5亿元的长兴金陵高级中学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之中。现有民办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清泉武校在校学生由2000年的341人增加到现在的1171人。华盛虹溪中学在校生2001年只有926人,2002年增加到2329人。
  ——建立了扶贫助学的长效机制。以教育券来替代现金资助那些家庭特别贫困、无力支付书杂费的中小学生,进一步规范了贫困助学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刘凡丰认为,教育券的实施、推广都可能还有争议,但它至少表明,我们已开始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民办教育,民办学校开始享受“国民待遇”。几百元教育券面值虽低,但它的背后是无价的馈赠:民办学校的信誉得到了权威部门的承认,从而促成老百姓由不信任到认可这些曾经徘徊在边缘的学校。这对教育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回报。长此以往,民办教育的繁荣指日可待。
  
  长兴实验有待深化
  
  长兴的教育券制度还处于实验阶段,尚有相当的局限性。如它对民办学校学生给予300元、500元的补贴数字也并未经过科学的测算。据统计,长兴县财政每年花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每个学生身上的补贴大约1000元。显然,公办学校每生每年1000元和民办学校学生9年一次性补贴500元相差悬殊。
  位于浙皖边界的长兴县二界岭乡是长兴的欠发达地区,乡中心学校校长戴敦华告诉记者,教育券发放的量太少,仍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处于失学边缘。记者在走访罗家地村一户贫困家庭时,了解到这户家庭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得到了教育券,而读初一的儿子因没有得到券只好辍学。学校领导解释说,券有限,你一家不能同时得到两张。
  另外,贫困学生获得教育券的方式也有待商榷。2002年9月1日开学前,县教育局曾做过一个统计,全县特困学生共747人,教育局向其中200个学生发放了教育券,计划全年发放10万元的教育券。据介绍,这些幸运地获得教育券的学生是经过各个学校挑选、最后由教育局确定的。有专家认为,如何实现公平、公正地发放教育券有待研究。
  对教育券制度今后的发展思路,长兴县教育局正在研究“十五”期间,基本完成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后,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教育券制度。初步设想是,实行1000元或者更高金额的教育券,让手持教育券的初中毕业生自由择校,以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之间真正的竞争。在认真总结高中阶段实施教育券制度成败、得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义务教育阶段延伸,最终实现整个基础教育的学券制,让全县每一个入学儿童都有机会获得政府发放的教育福利券,自主择校。
  (摘自《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48期)
  责编:子丑 插图: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