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编外德育教师——孙茂芳
作者:卢锦华
孙茂芳在北京以至全国都很有名气。他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全国全军著名的学雷锋模范。他的足迹遍布军营和大中小学校。许多校长、教师称他为“孙辅导员”。许多青年教师在他的帮助下,不仅敬业安心工作,而且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学生们称他为“孙爷爷”“孙老师”。并且从他那里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孙茂芳1964年入伍,曾任全军著名的河上勇士“十人桥”班班长,38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实践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带出了10个先进单位,在部队、学校及社会上培养了大批学雷锋骨干。他热心助人,为民解忧,长年照料13位孤老、残疾病人,资助33名特困学生。多年来,他在家建立了家庭助困基金。每年都要出资5000元济困帮贫,帮助那些最困难的人。
特殊的广告
雷锋是孙茂芳一生最崇拜的榜样。孙茂芳是北京学雷锋的杰出代表,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仍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矢志不渝地学雷锋,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孙茂芳说:“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孝敬老人,为孤寡老人当一盆‘小炭火’;就要扶助残疾人,为残疾人当好‘小拐棍’;就要体贴病人,为住院病人当一名‘小护士’;就要救助不幸的人,为落难的人做一盏‘小油灯’;就要关爱孩子,为青少年朋友当一名‘小教员’。”他坚持为孤寡老人高志云送饭11年,直到老人去世。他主动与因公负伤的青年司机赵国元谈心,鼓励小赵克服困难,并答应负责起小赵的儿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费。在家人的帮助下,当他冒着严寒把5000元送到内蒙的25名失学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眼含热泪,激动得用蒙语齐声高唱“父亲啊,父亲”“好人一生平安”。
现在他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还是常说:“我们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永远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制度。雷锋应该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精神偶像。”他看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不惜重金做商品广告,在竞争中雷锋精神的影响在减弱。为了净化社会环境,呼唤精神文明,他决心用自身形象为雷锋做“广告”。因此,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场合,为雷锋精神鸣锣开道。在北京,在全国,听过他的演讲的人不计其数。在大学,在工厂,在街道,在村庄,在漂亮豪华的大礼堂,在简陋朴素的会议室,在社区狭窄的胡同里,在学校宽阔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孙茂芳的身影,经常可以听到孙茂芳具有穿透力的讲话。
去年5月,孙茂芳走进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教室,与百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研讨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和理论。这些博士生、硕士生来自人民大学马列学院、经济学院、党史系、哲学系和国际政治系,都是学校的“邓小平理论”辅导员,都已经参与了试点班和各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教育大纲上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渴望走向社会,向马列主义的实践者学习新的知识。孙茂芳首先介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叩击着莘莘学子的心弦:痴迷的法轮功练习者改变了信仰;落后的单位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老知识分子加入学雷锋队伍……大家从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
接着,学生们根据自己当辅导员的切身体会,与“京城活雷锋”展开了对话。会场上时而提问,时而答辩,时而交流讨论,时间一晃3个小时过去了。下课时,学生们意犹未尽,仍然围着孙茂芳问这问那。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的全体博士们,把一枚校徽别在孙茂芳的胸前,并提出要加入他的“学雷锋小组”。
孙茂芳说:“共产党员要时时处处为党的事业分担忧愁,为百姓做好事。我甘愿为雷锋做‘广告’。”
孙茂芳为全国人大机关党员作“如何做雷锋式好党员”的报告,主持会议的领导称他为“为人民服务点火的人”“为雷锋精神大做广告的人”“举着雷锋旗帜领路的人”。北京青年报曾以“别叫我好人,叫我党员”为题,长篇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编外园丁
孙茂芳经常给成年人作报告,但也意识到,雷锋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他曾搞过一个调查,有95%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德第一,首先做个好人。然而,有95%的青少年却没有看过英雄的故事书。在调查的百名大中小学生中,知道救人英雄刘英俊的人只有5%,可知道歌星刘德华的却达100%。小学生主动为家中老人洗袜洗脚,铺被褥,在公共场合扫楼道的不到5%。面对高尚的东西被挤到角落里,传统的美德被淡忘,理想信念在淡化的状况,孙茂芳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用实际行动教育祖国年轻的一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经常到学校给教师们讲党课,给学生们上德育课,成了许多学校不在编制、不领工资的德育教师。近5年来,他给大中小学讲人生道德课500余场。他的课堂大到有5000多名听众的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小到有几十名学生的小学校;近到家门口的七条小学,远到内蒙古的边防小学。他的学生有市重点中学的高才生,也有工读学校的后进生。他的足迹到过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到过贫困的革命老区。
医院住进一位身患严重糖尿病、生命垂危名叫卫丽娜的4岁女孩,并且家境贫困,父母很为难,整天以泪洗面。孙茂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到中国政法大学作报告的机会,动员大家献一份爱心,延续一个美丽的生命。大学生们在他的感召下,为小丽娜捐款6267.85元,并把钱亲自送到孩子的床头。孩子的父亲激动地说:“从孙茂芳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品德高尚。”孙茂芳发动大学生帮贫困学生,发动中学生帮助残疾学生的事迹不胜枚举。
多年来,孙茂芳长期担任着北京及外省市5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带领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资助了33名特困生。他除了在学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交流像雷锋那样做人的人生体会外,还琢磨出一套受学生们欢迎的“五小”德育辅导法。即在家庭开办双休日学雷锋“小辅导站”;在东城区档案馆孙茂芳展室展办思想品德系列辅导“小课堂”,每逢星期天,许多中小学生都到那里听孙茂芳老师讲故事;在首都文明办和北京电台主办的节目中讲百集“小故事”;带领学生们开办“小打气站”;发放纪念雷锋“小卡片”;带他辅导的学生到他家里,参观他创办的“学雷锋辅导站”;到一些困难户,带领学生为他们做好事。通过这“五小”,孩子们都能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每年都培养上千名小雷锋。
冀莹是北京军区某部新兵,他把第一个月的津贴费捐给灾区。他说,我这是以实际行动学习孙茂芳。我能从学校毕业,穿上军装,全靠恩人孙茂芳。1994年,冀莹考上北京医士学校。这年,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成了下岗工人,身体还有病。一时,他的学费难以筹措,准备退学。这时,校外辅导员孙茂芳给他寄来300元钱,并在信中说:“以后,我每月给你寄100元做生活费,直到你毕业,希望你好好学习。”冀莹感动极了。在四年的学校生活中,他从孙辅导员那里,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帮助,更学到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选择了参军入伍,决心像校外辅导员孙茂芳那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子弟兵。
孙茂芳说:“新时期学雷锋同一切事物一样,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前进。”当普通干部时,他以岗位学雷锋为主,主要为病人做好事;担任医院副政委后,他分管军民共建工作,走向社会扶弱帮困;他退休以后,不仅对前半生学雷锋进行了总结,写下了3万字的心得体会,还订出“十五”期间自己号称“百千万”的学雷锋计划。“百”就是百堂党课进社区,他要给群众讲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千”就是他要在中小学中培养千名“小雷锋”;“万”就是实施“雷锋精神万里行”,他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大张旗鼓地播撒精神文明的火种,建立学雷锋网站。现在他已经走了九省两市,行程两万多公里,建立了28个网点,与百余名网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时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在他的带领下,学雷锋的队伍不断壮大。他所到之处,纷纷建立学雷锋小组、学雷锋课堂、博士雷锋站、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还诞生了7个“孙茂芳中队”。
心碑永存
2002年国庆节前夕,《北京晚报》刊登了《心碑——记‘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一书的摘编连载,引起了许多百姓的极大关注。大家争相阅读孙茂芳的事迹,成为假日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
10月2日,下午2时30分,在平安大街的一个报亭前,许多人排起队伍,等着买当天的晚报。人们相互议论着:“我爱看活雷锋的连载。”“像孙茂芳这样的人再多一些多好。”卖报的师傅听到大家的议论,决定留下两份报纸让自己的孩子也认真阅读。孙茂芳来到家门口附近的一个报亭买报,卖报的大妈说:“现在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你老想着为别人做好事,我真佩服,以后每天我给你留两份晚报,送给你。”孙茂芳听后激动万分,但还是谢绝了她的好意。
10月3日,一位病休在家的上海职工,想方设法找到孙茂芳家里的电话号码。他告诉孙茂芳,家在北京的亲戚给他寄来晚报的连载,看后很感动。他说,我没有更多的追求,只想做个好人。他希望得到《心碑》这本书,孙茂芳在电话中答应了他的请求。
10月5日,一位老专家找到孙茂芳说:“你是我最佩服的人。现在的青少年太需要讲道德,讲正气了。我的孙女正在美国读书,我要把《心碑》这本书,寄到美国去,让她知道应当怎样做个好人。”孙茂芳表示,雷锋属于中国,属于全世界,一定能够满足他的要求。
孙茂芳的事迹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承认与赞许。他被总政树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双拥领导小组、民政部授予他“全国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了全国首届“奉献杯”;他两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荣立一等功,被国家和部队机关评为“中国雷锋”。他的家庭是“全国十佳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