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2002年美国小孩玩什么
作者:杨秋艳
早在1995年,当LeapPad的发明者迈克尔·伍德创办自己的“跳蛙”玩具公司(LeapFrog)时,他曾经憧憬:自己设计的提高儿童读写和数数能力的教学玩具,如果每年能卖到3000万美元就相当不错了。并不是迈克尔缺少胆量,只因为在当时,任何一种让人感受到课堂气息的“教学玩具”都不受待见。可让迈克尔没想到的是,进入2002年,大量被标注为“教学益智”的儿童玩具都成了抢手货,特别是LeapPad,更被看成美国圣诞销售旺季的新贵,预计这种电子书的热卖能让“跳蛙”公司2002年全年的销售额一跃达到4.8亿美元,几乎是4年前的15倍,与该公司创建时的第一年相比,销售收入更是猛增158倍。
除此之外,美国大型玩具商——马特尔公司推出的用古典音乐方式推动儿童记忆和创作能力的在线机器人“凯西”,Vtech公司开发的帮助学前儿童作好“上阵”准备的“航行者”教学系统以及“跳蛙”公司另一款为8至10岁儿童设计的“学习平台”,也全部登上2002年美国圣诞节热门商品名单。Toyquest公司2002年推出的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洋娃娃“辛迪”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2年度最酷发明之一。
教学玩具在美国这么受宠,在全球玩具史上实属罕见,特别是在全球玩具销售整体平淡的时候。这也许和美国如今的一种现象有关,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和教育官员对公共教育质量表示出极大关注。2002年早些时候,美国教育部为了改善对弱智儿童的教育质量,特别拿出60亿美元,作为未来6年的专项应急教育发展基金。另外,2002年以来,许多家教公司欣喜地发现,课后家教又重新成为时尚,对这方面的需求甚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美国人对教育质量的更多关注极大提升了“教学玩具”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像“跳蛙”这样的玩具开发商加大了对高科技益智玩具的研发投入,把这一类玩具设计得活灵活现,它们都比“玩具家族”的其他成员更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就说LeapPad,这种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电子书确实很神奇,当小朋友用特制的电子笔点击上面的图画、字母或者数字的时候,不仅有精美的图像跳入他们眼中,更有有趣的声音和音乐流入他们的耳朵里。这种小小的电子书不仅加强了小亚历山大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让家长们见识到,原来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长时间关注一种东西。难怪仍在上幼儿园的洛根·卡拉东纳每次出远门之前,都要反复确认,亲爱的LeapPad确实已经放进背包了。
再说说Toyquest公司推出的智能娃娃“辛迪”。它除了具有一般洋娃娃的功能之外,还装上了两个16位微处理器,具有语音识别功能。而在它胸部安装的数码相机又使得玩具的互动性更上一层楼。另外,小“辛迪”还能做简单的数学运算,识别基本的形状和颜色,也能阅读闪光卡,只要上面的词汇在她掌握的650个英语单词以及少数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单词以内。还有,聪明的“辛迪”还能对70个提前设定的问题作出答复。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夸它们好。在一些持批评态度的美国人看来,这种所谓“教学玩具”的最大实用价值只是能把孩子们从泛滥的电视节目中解脱出来而已,它们本身具有的“学术”功能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大。他们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从目前美国的妈妈们摆出的架势来看,以LeapPad为主打的教学玩具,2002年很可能拿到美国圣诞销售旺季的“特殊贡献奖”了。
(荐自200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