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骨头与想像力
作者:孟玉梅
这说的是天津实验中学刘砚斐老师给学生上口头作文课的情景。整整一堂课飞满想像的翅膀。尽管学生的口头作文主题大多和老师教案上的“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但在情在理的都得到了刘老师的深深嘉许。
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所谓的“标准”扼杀了孩子们想像的翅膀,当所有孩子都丧失了想飞的欲望时,我们只能面对一架架机械呆板的学习机器。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死”。
相同的一个例子,说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在美国芝加哥一所幼儿园里见过的一堂科学教育课:内容是让孩子们认识人体骨骼。老师并没有拿着人体骨骼挂图来“上课”,而是首先问孩子们:“人为什么会站?为什么会动?”孩子们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老师又说,你们摸摸自己的骨头是什么样,把它们画出来,然后再给大家讲。孩子们画出了各式各样的人骨头:有的画得像棍子,他们说这是胳膊;有的画得像圆球,孩子们说那是脑袋……老师把孩子们的骨头画挂在教室里,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最后,老师才带他们去看银幕上映出的人体骨骼,“喔,原来人体中的骨头是这样的啊!”
其实,这种学习方式的原则,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引导激发孩子们旺盛的想像力。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时候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传授而轻亲自体验获得”。如此的教育成果便是培养出许许多多高分低能的“花瓶儿”。
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首先摸摸自己的骨头,恢复残存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然后用它们去点燃自己的学生,让好奇心和想像力的火焰照亮孩子们成长的路。
责编:唐河插图: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