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作者:李永元 顾文元 陈凤英
误区一:问题设计多囿于教材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能同时考虑学情与教材的问题仅占26%,不到三成。这说明在目前状态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处于“教教材”的水平而难以达到“用教材教”的境界。教师设计问题时较注重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动机、需要、体验和获得;在操作时往往只注重对教材的分析,而忽视学生活跃的想像,真切的体验,会心的鉴赏。
误区二:单句直问是主要形式
调查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是单句直问,比例高达90%。直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问题直线指向需获得的答案结果,学生对此类提问可以直接作出回答。
单句直问目标指向清晰,节奏简明,能较快完成教学任务的切换;但往往由于没有铺垫,没有变式,没有思路启发与太过刚性而缺乏情趣味,也容易造成氛围上不必要的紧张,因而在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与启智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误区三:问题浅与偏的现象较为突出
调查发现,教师如何变教材要求为教学问题,变学生新旧知识矛盾为教学问题,或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组织教学问题,其理解仍嫌不够,有随心所欲地问的倾向。其中问题浅、偏的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问题浅、偏的占42%。问题浅是指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师常使用的特征词为“是谁”“是什么”“哪里”等等。
问题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不在关键内容处提问。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或是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处,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2)提问不重语言实际意义的理解、揣摩、体验、感悟,而偏重抽象语言理论知识的教学。(3)提问违背了学习的规律,造成学习无序、方法错位。
误区四:急于获得结论
调查发现,课堂上,当学生答题遇阻或非自己期望的答案时,教师常常为了急于获得结论,往往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不够准确和近似的答案不加理睬,大量地采用转问他人的形式,直至问到自己期望的答案;很少有关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的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启发、点拨与师生对话。在转问无果时,干脆师代生答。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作用,既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也不知其所以然。“大量的转问”“让优生答”“忽视学生的答案”“标准化要求”等都是“急于获得结论”的显著表现。
据统计,重结论的教师约占58.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教师怕教学时间不够外,主要的还是受传统教育,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真正得到内化。
误区五:过分关注教学进度
67%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跳出教案,无法跳出教材的束缚,硬把学生拉到自己备好的教案里。在问答过程中,牢牢抓住是否与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相吻合的答案,却忽视了最精彩、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部分,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契机。
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结论,从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知需求、思维能力和心理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还没有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和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观念。
误区六:提问过多
调查显示,课堂上,学生平均用时仅占43%,而教师用时为57%。这一数据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问、分析、讲解,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考、作业以及体验、积累、动用语言的时间。学生追索答案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读书、思考、作业、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学”的过程。
教师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苛求“一次到位”,甚至主宰作微言大义式的“肢解分析”的行为都将阻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自《上海教育》2003年第1期)
责编: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