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意识”的培养

作者:苏 军




  教育的另一种表述就是“意识”的培养。
  
  最近,到一所学校采访,看到一份学生行为规范的“打分表”,比如“上课讲废话”扣几分、“下课乱奔跑”扣几分、“广播操缺席”班级集体扣几分,反正有一条规范就有相应的具体“加分”和“扣分”标准。这样“做”到极致,效果如何呢?结果许多学生都有被束缚的感觉,做得好的学生也是为了做而做,有的学生在校内能做到,但一到校外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往往采用的是“命令式”“指示式”和“规定式”,一味要求孩子做什么,强调行为至上而下、由外压内的“限制”,而不太注重他们内心深处的体验,一种“意识”的培养。如,“七不规范”宣传声势不可谓不大,要求不可谓不具体,然而,有多少孩子和大人真正做到了?即使在学校或特殊环境下做到了,而在“自由状态”下,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即使做了的,是发自内心的“意识”使然,还是慑于规定的“命令”驱使,看来这都是值得考虑的。
  做任何事情,正确“意识”的缺失,都是最高级别的差错之缘。“意识”,是人潜在行为的“指挥官”,是产生长久效应的“原子铀”,是思想境界的“标准仪”。“意识”,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形,但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人的行为。如,刚刚举着旗子在宣传环境保护的孩子,可在回家路上将雪糕纸随意抛在路上,因为“宣传”是要求的行动,而潜意识里并没有时刻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所以宣传完后一切照旧。
  同样,勇敢的行为,要先有勇敢“意识”的壮胆;爱国的行动,要先有爱国“意识”的根基;智慧的行动,要先有智慧“意识”的酿就。“意识”的苍白,行为的别扭、落差、反叛是必然的;“意识”的丰厚,志高、成事、达标是可行的。谁在“意识”上占先,谁就获得了优先权。先进的“意识”是永远保持先进的源泉。
  诚然,建立“意识”的“中枢”,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环境的营造、实践的体验。最近,上海市徐汇区组织一些中学校长到加拿大考察教育,他们在一所学校的校园走廊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场面:数百只款式各异的旧鞋子被固定在墙上,有的堆成一座小山,有的被一根钢丝独挑着,像是某鞋业产品的广告。校长对此的解释出乎意料地简单:因为这所学校的孩子喜欢鞋子。开始,这令向来讲究环境整洁的中国校长大惑不解,直到以后参观,发现每一所学校的走廊都由学生自己布置作品时,他们才给这种“悬鞋于众”的做法找到了一种异国教育的文化背景。加拿大一些学校,似乎在进行一种“意识”的点拨,是在为学生主动性和表现欲的“意识”开“天窗”。
  如今“素质”一词的使用频率极高,可构成素质的要义是值得琢磨的。其实,“意识”是素质的先导和基础,是一种素质的素质。孩子“意识”的积累,更是素质培养的题中之义。打个比喻的话,素质是一张“网”,而意识则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意识”习惯的养成,是终身受益的事。说句应景的话,教育是不是可这样理解,它从头到尾是在激发学生的“意识”:求知创新的意识、科学进取的意识、友好竞争的意识、诚实做人的意识……而任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和交际行为等都是在“意识”大树上结出的果实。因此,如果只讲行为,而不讲“意识”,是无法将教育深入下去的。
  诚然,“意识”与“行为”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意识”是根基,“行为”是建筑。教育,不能只说你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而不究为什么这样做,能做到什么。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传达什么“指令”,而在于传承引导行动的“意识”。是否可以说,教育的另一种表述,就是“意识”培养,不知君以为然否?
  (摘自《上海教育》2003年第7A期)
  责编:子丑插图:连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