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0期
别了,最后的大锅饭
作者:韩明发
最后的大锅饭终于走到了尽头!
可以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简言之,都是打破大锅饭的改革。这种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延续多年的农村大锅饭,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几千年来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立即迎刃而解。继农村改革成功之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随之展开。经过十多年的痛苦摸索,今天终于可以说,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比农村的改革要难得多,也宝贵得多。因为农村的改革都是以农民为直接和现实的受益者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而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则是以牺牲部分工人群众的利益,起码是暂时性利益为代价的,被称为改革的成本。尽管如此,我国的广大工人群众还是识大局、顾大体的。许多家庭中一人下岗,有的两人下岗,甚至有的全家下岗;有些企业职工仅有的一点工资或福利待遇不能及时拿到,甚至长时间拿不到。但是,中国工人都承受了,没有拖改革的后腿。而相比之下,惟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多年来没有提到国家改革进程的日程上。虽然一些事业单位多年来在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下,借助其它领域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之本单位个别领导人的胆识,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尚方宝剑的改革只能是“小打小闹”,且改革者将要担当极大风险。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我国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全局相比,实在是滞后了,这种滞后,带来了诸多的负效应。一是使庞大的事业单位开支越来越庞大,简直到了财政不堪重负的地步。据人事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个,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3000万人在中国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最近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00年10月,全国城镇人口45594万人,在这些城镇人口中,大约有1/4的城镇人口的饭碗与事业单位有关。另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为7640万人,而事业单位都是国有单位,如果这7604万人包括事业单位就业人员的话,那么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就占了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39%。从开支上说,一个事业单位就业人员,一年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平均按1万元计算,那么一年就是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为事业单位建造办公用房和住宅的开支以及一些特殊的拨款。二是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量职工的下岗,以及新增劳动力的逐年增多,使很多人把进入事业单位当作就业的重要选择,甚至是优先的选择。因为事业单位保险而又自在。所谓保险,就是无极特殊情况,事业单位工资有保障,而自己再以种种方便包括自身的一些正常工作职权创点收,日子可能过得比党政机关还要好。所谓自在,就是它既没有党政机关那么严格的种种限制,又有类似于企业的种种自由。比如,几年前一直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许买卖股票,而事业单位则无这种限制。多数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却又可以经商办企业,挣了,内部分掉,赔了,算公家的。另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场所全是国有资产,有的拿出一部分经商办企业,所有收入自行分配,不但不需交国有资产使用费,有时甚至凭借事业单位的种种便利,连该交的税费都可以不交。
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带来了诸多的负效应。它给改革的全局带来无形与有形的阻力,影响我国整体走向市场化的进程,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甚至流失。特别是使一些事业单位真正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最可惜的。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县市,机关事业单位包括教师的工资时常不能及时发放,而且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提高工资的文件不能兑现,成为所谓的“档案工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吃财政饭的太多了。
事业单位过去的日子真的好吗?
我们必须承认,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由于改革的严重滞后,日子过得并不好,有的甚至越来越艰难。
一是机制僵化,活力不足。我国的事业单位,以往大多在很多方面都是仿照党政机关的,套级别,套待遇,仿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使事业单位也充满了官气。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便显现出了机制的僵化和活力的明显不足。比如说在用人机制上,虽然有的事业单位形式上实行了聘用制,但实际上与党政机关一样,仍然没有解决“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一关键问题。有的单位不但没能往搞活的方向发展,反倒往僵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在科研、教育、卫生以及公益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科学报》2001年10月的一篇文章指出,传统的国家投资方式在不讲究效率的前提下,以大锅饭的形式供养了百万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这是一种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不能理解的现象。
该文还举例说,某一著名大学中文系有教师70名,现在已经“进步”到只剩2名不是教授、副教授了,这种“教授系”的景观,恐怕只有中国独有。
二是能进不能出,冗员过多。由于近年来很多企业效益不好,且改革不断深化,随时可能裁员,推行竞争上岗等,一些人想方设法挤进事业单位这个避风港,造成事业单位冗员越来越多。这种情况越往基层越甚。在有的县市,城区公办教师大量超编,而农村又远远不够,只得再雇代课教师。这就造成了两笔开支,一笔是县市财政要多拿出相当的公办教师工资,另一笔是农民又要负担代课教师的开支。北方某一欠发达省份,每万人财政供养人员比全国平均数多110多人,全省总人口近3000万人,就是说,财政供养人员比全国平均数多出近30万人,如果每年每人的各种开支按1万元计算,那么一年就须开支30亿元。该省各种临时雇用人员包括靠自收自支、罚没款开支等的人员也有相当的数量。如一些乡镇除助理之外都有个在当地临时雇用的帮手,俗称“二助理”,这些人也需要相当的开支。而省级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只有近200亿元,超编这么多的财政供养人员,显然不堪重负。
三是效率低下,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有些事业单位人员常年工作量不饱和,即使搞了点课题,又有专项的课题费。有的便自己在外找事做,有的已经有了很大的企业和可观的收入。在农村乡镇,有的公办教师自己离岗从事经济活动,只拿出自己岗位工资的一部分让学校再雇一临时教师,这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社会风气。有的事业单位,特别是党政机关部门附属的各种站所等,靠着国家无偿提供的一切办公条件,拿着国家财政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常年无所事事,有时搞一点活动,创点收则全为单位搞福利了,国家落得只有投入不见产出。
四是物换星移,空挂招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社会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均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一些事业单位已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谁也不去动它,使其仍然在那里空挂招牌。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各行各业均以国营和集体经济为主,为此各级主管局层层设立了各种培训本行业干部职工的学校,而现在有些行业在县以下基本上民营化了,已经无人员可培训,这类学校只能是空挂招牌。
裁汰冗员为何这么难?
必须充分肯定,我国的事业单位聚集着大量的人才。正如有关文件所指出的,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对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冗员过多,这些冗员是怎么来的?总体上说来,这与我们的就业机制、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中国国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也与官场腐败有着种种联系。简言之,这些冗员除了一小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初按照“本单位包本单位子女就业”的政策进来的之外,相当多的都是事业单位的历任掌有实权的领导调进来的。在有的事业单位还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即上级要求裁减人员时,领导将自己的一帮亲属留下,而将通过正常渠道进来且懂专业的大学生裁掉的事情。也有的是交换过来的。即我将另一单位领导的亲属调进来,他将我的亲属调进去,表面看起来不是他的亲属,而实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有人说,在这些事业单位的冗员,别看多数既不懂业务,也没什么本事,但个个都有凤冠霞帔,不但说不得,更动不得。
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决心已定。但是,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改革的难度。弄不好,可能会精简一次又膨胀一次。事业单位的改革,有动力,也有阻力。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他们的主管部门的领导,为了便于操作,对应该撤销或撤并的事业单位可能以种种理由要求保留,对应该减少的人员编制可能以种种办法尽量少减或不减,在具体撤并哪个部门或减掉哪个人的问题上,可能掺杂种种人为因素。因此,要搞好事业单位的改革,有关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定的决心,切莫一步三回头,切莫见硬就回,切莫将就凑合。应当把外部改革与内部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将引入竞争机制与建立班子民主决策机制结合起来。要将搞活事业单位与反腐败结合起来,用制度和机制堵塞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漏洞。总之,改革切忌夹生。
事业单位这最后的大锅饭终于到了彻底打破的时候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标志。
(摘自《中国国情国力》 2003年第5期)
责编:子丑插图: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