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0期

绝症少女的“最后一课”

作者:侯建刚




  初夏的阳光静谧地洒在病房的地板上,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从成都市华西医大附属医院住院部14楼血液科的一间病房里传出了一位少女清脆的朗朗读书声: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5月27日下午2时30分,在这间小小的病房里,身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和白血病的17岁少女肖玉蓉正聚精会神地上她生命中的最后一课。专程到病房给她讲授这最后一课的是成都16中学的刘玉霞老师。
  肖玉蓉出生在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的山村。她从小特别喜欢语文,也渴望长大后当一名作家。1995年5月的一天,上小学的肖玉蓉突然莫名昏倒,鼻子、嘴巴流血不止,腿也红肿起来。经过诊断,她患了一种很难医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和白血病。为了给她治病,父母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并且债台高筑。出院后,肖玉蓉以极大的毅力重返校园,读到了初中二年级。之后,她旧病复发,不得不再次辍学。
  病情的加重,医疗费用直线攀升,使得肖玉蓉父母弃她而去。这时,她的姨妈收留了她,将她接到成都治病。几年下来,肖玉蓉花掉了姨妈近2万元。为了减轻姨妈的负担,同时也为了有朝一日重返校园,肖玉蓉从13岁起便帮助姨妈做起了水果生意,这样她每个月能攒下二百多元钱。但是相对于高昂的医药费来说,这点钱仅是杯水车薪。
  今年5月13日,肖玉蓉的病情再次恶化,医生给她下了病危通知书。小小年纪,肖玉蓉已多次与死神面对,她已经能够从容面对死神。她甚至不想再花更多的钱用于治疗,认为这是一种无谓的浪费。惟一让她心有不甘的是她再也无法圆自己的作家梦了。在生命之花即将凋谢之际,肖玉蓉最大的愿望就是再上一堂语文课。
  肖玉蓉的愿望披露后,立即在社会引起反响,数十位老师主动与媒体联系,希望能够帮助绝症少女填补这一缺憾。最后,刘玉霞老师得到了给肖玉蓉上最后一课的机会。
  刘玉霞走进病房后,将泪流满面的肖玉蓉搂抱在怀里,她不停地对肖玉蓉说:“你是一个坚强的好孩子,比我想像的还要坚强。”她特意选择了高尔基的《海燕》作为这堂课的内容,她对肖玉蓉说:“你好像是一只受了伤的海燕。但是,受了伤不要紧,关键是要学习海燕的精神,从来不惧怕困难、黑暗和狂风暴雨,只要伤势稍微好转,她又会冲向云天,博击暴风雨。生命不息,翱翔不止!”
  在刘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肖玉蓉静静躺在病床上,两只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刘老师,她的心仿佛飞到了乌云密布的苍茫大海上,观赏着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样自由地翱翔。最后,早已泪水潸然的肖玉蓉用她那苍白的双手紧紧握着刘老师的手,对她说:“老师,感谢你给我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我明白,你是希望我像海燕一样,不轻言放弃生命。”
  一个小时的语文课不知不觉就到了结束的时候。临别前,刘玉霞老师拿出一本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送给肖玉蓉。她特意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时光就会来临……”
  “最后一课”对肖玉蓉来说,既是享受又是教益,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原以为人世间冷漠多于温情,而现在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爱心多于冷漠。即使现在我就突然离去,我也会走得快乐,走得满足……”
  阳光依旧灿烂。肖玉蓉的“最后一课”也依旧没有结束,对生命和爱的礼赞将是这位绝症少女心中永恒的旋律。
  (未知摘自2003年6月7日《中国妇女报》)
  责编:欧阳小桃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