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1期

成人儿童化趋势

作者:马通丹




  用童年的表情做成人的事情
  
  前不久听一个讲座,参加者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主讲的嘉宾是某知名作家。在说到关于早上喝牛奶还是酸奶的问题时,嘉宾与参与者的对话,给人的感觉像妈妈在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而那些问问题的大人们,居然都非常认真。
  类似这样的现象其实还有很多。曾经有一个研究生毕业的朋友,一次做最简单的番茄蛋汤,我恰好看到了最精彩的一幕——左手捧着鸡蛋,用右手拇指抠一个洞,再用手指把这个洞扩大,让蛋清和蛋黄流出来。我问她为什么打一个蛋这么麻烦,她说是啊,你们刚才还说做这个汤是最容易的,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只打蛋就这么辛苦,你看我的手指都弄疼了。我说你妈就这样教你打鸡蛋的呀,她说没教过,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教吗?一副很以为是的样子。
  还有一个朋友,和女友已经同居8年了,可是就是不愿意结婚,他说一旦结婚就意味着责任,可是自己不想负什么责任,更不想要孩子——现在有父母照顾我,多出个孩子来谁来照顾?我自己都照顾不过来呢。
  成人们究竟在逃避什么?工作的压力?社会的责任?还是自我心理的懒惰?小的时候,我们盼望快点长大,好穿妈妈的漂亮裙子,可以把嘴巴抹成白色,把眼睛化成绿色。但品尝了社会的艰辛,我们就开始拒绝长大,但年龄总是在一天一天成长,我们享有了我们小时候期盼的一切,但我们拒绝承担成人的责任和压力。其实孩童化和女性化一样,都是希望扮演一种社会上的相对弱势群体,从而获得别人的特殊照顾。
  一方面,长辈们都很谦逊地说你们现在什么都懂,不像我们那时候闭塞;另一方面,在我们张牙舞爪的背后,很有可能是空洞无物。我们有着成人的年龄,可另一方面,我们又像孩子一样无知:不懂做家务、不懂照顾别人、不懂基本的生活常识、不懂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看卡通片、穿童装、买玩具,我们甚至可以嗲声嗲气地学孩子说话,我们用童年的表情做成人世界的事情。但周伯通只有一个,谁都不可能一辈子做孩子,我们的成人礼,也许改在28岁更合适?
  
  想不想活得像个孩子
  答案是百分百的肯定。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快30岁了,可以在工作场合西装革履,运筹帷幄;但一走出公司大门,着装就像孩子一样卡通和可爱,他们甚至不会做基本的家务,不懂得长辈眼里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总是笑得像孩子一样无辜和天真,让你不忍责备。
  雨田(记者,28岁):我觉得大家都活得像个孩子就可以把很多复杂的问题简化,比如小时候从来不会觉得“哥哥”、“妹妹”有什么暧昧,但成年人都会很谨慎,甚至会想歪。我从来不会选择很成人的衣服,觉得穿成那样很压抑,我甚至会给自己买童装。有人说我现在看起来像个高中生,我很开心,虽然有时候别人会以为你什么都不懂,但这样也会给自己很多退路。
  BONNIE(公关,30岁):现在的白领很多都选择晚婚晚育,那就提供了机会给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永远当小孩。活得像个孩子,这是人们在工作的巨大压力下,想要找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
  卫彤化(网站工作人员,27岁):虽然会被人说成不成熟,但是能让自己常保持开心的状态,反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至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的经验是:烦的事、不明白的事、难以说清楚的事,统统不要去理它们。当然,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要看个人的悟性,要活得像个孩子也很不容易。
  桂琳(研究生,26岁):活得像个孩子是一件很理想的事情。至于在现实中如何才能活得像个孩子,我觉得是要多关心知识性的东西,少关心人际关系等复杂的东西,做人则主要是坦率,不要有什么顾忌。孩童化是人在某一特定场合下的必然属性,只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未免有点滥了。但现在的大都市,人和人相处都比较宽容,也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存的空间。
  SONNY(老师,25岁):孩子总是不辛苦、没烦恼的,成年后发现要面对很多问题,家庭和社会都会对你有很多要求,即使逃避也逃不开,很不自由,很压抑。而童年时候就可以抛开这一切,只有快乐和不快乐。要想像个孩子,只可以在生活中找缺口,那就是工作的时候是成人,游戏的时候是孩子;家人面前是成人,情人面前是孩子。如果我将来生孩子,我最大的努力就是让他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培养他孩子气的性格。我觉得这样将使他始终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也有利于他的发展。
  
  孩童化生存十大标签
  
  1.喜欢穿孩子气的衣服,喜欢发嗲撒娇;
  2.喜欢一切新鲜玩具和玩意;
  3.喜欢看动画片和鬼片;
  4.自我中心但心地单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同时拥有孩子的笑脸和魔鬼的心思;
  5.对社会环境和长辈过分依赖,迷信医生、星座和专家;
  6.不会拖地干家务,不懂得生活常识;
  7.喜欢耍赖皮但又很敏感,是大家的“活宝”;
  8.不愿意生孩子和承担责任;
  9.好奇心重,喜欢打探他人隐私;
  10.喜欢巧克力和牛奶等香甜的食物。
  享受孩子童般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哪怕是最伟大的人物,都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成为孩子。这是人类成长历史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情绪。
  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原型”,它促使我们不断寻求纯真、无压力、恣意、率真的生活状态,而这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的生活缩影。这种孩童时代的缩影不仅属于我们个人,更属于整个人类。它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就是说,自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渴求着孩童一样的生活。即使成年,这种对原型的“渴求”也在或明或暗地不停跳跃,使我们梦想回到过去。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孩童”的影子,只不过有人表现突出,有人表现隐晦。我们生长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所处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倾听来自自我的声音,并按照自我的要求去展现和张扬个性,按照个性的要求去生活。但同时,我们又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无法寻找“原型”和现实的契合,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是孩子,我们只能在梦中或者某些特定的戏剧情景下成为孩子,以求心理上的补偿。而由于成长的经历不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在卧室里撒娇,有些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嗲,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生而为人,我们有享受孩童般生活的自由。
  (摘自2003年6月13日《羊城晚报》)
  ■责编:子丑插图: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