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知耻而后勇,有悔方悟道

作者:佚名




  伴随着本期最后几篇稿件的刊出,“教育有悔”征文历时一年,终于降下了帷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征文稿是由好几位编辑共同审阅的。往年的征文稿虽多,一个编辑尚能勉强应付,今年的稿件从邮局、网站、电子信箱兵分三路天上地下一起涌来,让老编们几乎招架不住了。无奈之下,只有请求增援。大致算来,来稿应不少于5000份吧。
  为何读者投稿如此踊跃,究其原因,正如征文启事中所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谁能说自己一生中从没失误过?谁能说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完美无暇的?“教育有悔”很好地抓住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引起了每位教师的深思,打开了大家记忆的闸门。
  在审稿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大部分教师本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毫不顾及自己的“面子”,“自揭疮疤”,不惜充当“反面教材”,这需要一种勇气和精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有的教师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面对这个主题,仍然进行深刻的反思。他们的思考站在更高的高度,表现出更高的境界,从而也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我们还认识到,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教育常识的不该再出现的失误仍然在个别地方的个别教师身上重演着,这说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是参差不齐的。要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灵魂,肩负的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一招不慎,毁的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而是一个人的一生啊!从这个意义来说,通过此次征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一番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了使此次征文活动对广大教师有更大的借鉴价值,我们在选文时力求做到典型案例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同样或类似的案例尽量不重复出现。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后来写得更好的稿件未被采用。对此,我们深表遗憾。我们也知道,每一篇稿件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劳动,都是用心写成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面对众多的稿件,我们常常觉得无从取舍,往往是筛选好几遍才最终定稿。我们也希望能尽量多发几篇,但设若整本杂志都是征文稿,怎么还能称其为“博览”,大家又怎么会喜欢呢。
  有两个问题需要作一说明,一是因为来稿量太大,编辑部人手有限,无法对来稿一一回复;二是每次征文稿来稿量远远超出其他栏目,无非因为它是征文。其实,本刊有些栏目如“红烛情思”、“走进生活”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征文,希望大家今后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本次征文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奖作者将颁发奖金、证书。考虑到有些优秀稿件达到了发表水平却因一些客观原因不能刊发,特设优秀奖100名,发给证书,名单略。
  明年的“网络伴我成长”主题征文依然真诚期待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