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3.9%等12则

作者:佚名




  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3.9%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日前在第二次中国全民教育论坛上说,2004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已提高到93.9%,全民教育成果显著。
  据陈小娅介绍,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到85%的人口地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人,成人识字率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增加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全民教育继续推进,不仅有效控制了新增文盲数量,而且通过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使广大农村地区的成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技能。
  (王骏摘自2004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
  
  教育部起草《学校法》用法规确保学生安全
  
  从教育部获悉,《学校法》等四项有关学生的安全法规正在制定中。对学校常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学生集体上下楼须错开时间等。
  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教育部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将在此基础上加快研究起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程》和《学校法》,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好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管理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体上下楼梯等活动中,要有统一具体的安全要求,放学时要适当错开时间,要有专人指挥,避免学生拥挤。
  (李连生摘自2004年12月2日《新华日报》)
  
  我国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教育部近日透露,2004年中央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程项目共涵盖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28个县、2364所学校,预计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达454.9万平方米。这标志着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为保证到2007年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解决好西部未“普九”地区新增130万初中学生和20万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这项工程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两基”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中央重点补助“两基”攻坚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帮助新建和改建一批寄宿制初中和小学。
  (摘自2004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中小学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
  
  “今后中小学教师应享受当地政府出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所需经费由财政承担。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步使其达到同等水平。”这是浙江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作出的规定。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称,这一政策将保证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收入稳定,对于浙江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其受益将非常明显和实在。
  据了解,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的做法在浙江萧山、富阳等地已先行一步。在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萧山地区,教师除了每年2.4万元的目标责任奖之外,还在边远城镇设立了每人每月120元的地区教师津贴,另外,萧山所有教师每月还享受500元的同城待遇津贴。
  (金卫东摘自2004年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2005年北京小学一年级必须开设英语课
  
  从北京教育学院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展示会上获悉,2005年北京市全部的小学一年级,都必须开设英语课。据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松美介绍,根据对延庆、昌平、顺义等五个远郊区县的调查,超过50%的英语教师是从中文、数学等非英语专业转行而来,另对181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试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老师达不到大专水平,口语和听力更差,课程理念也跟不上新课程改革。
  2004年秋季,该市开始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2005年秋季,则要求小学一年级必须开设英语课。“为保障新课标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对远郊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十分必要。”王松美副院长说,“目前北京教育学院已经开始对首批800名、二期400名教师,聘请特级教师、外教、学院的老师等,对他们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和培训。”
  (摘自2004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香港中学生数学能力名列世界首位
  
  一项国际调查显示,香港学生在数学、解难能力及科学三方面均成绩优异,在41个国家或地区的排名跻身三甲,其中数学能力更排在首位。调查同时显示,香港的“尖子”学生与成绩稍逊学生的得分差距,小于全球的平均标准,反映出香港的教育能同时兼顾成绩好及差的学生。然而,香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较上一次调查明显退步,跌至全球第10位。
  由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CECD)策划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简称PISA)计划,有欧洲、美洲及亚洲41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各地分别为近28万名15岁学生评估了基础能力及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调查显示,来自富裕及贫穷家庭的香港学生,成绩之间差异甚小,显示香港学生间的教育得益相对匀称,不会出现富裕学生较能受惠于教育的情况。不过,学校水平的差距却甚大,例如数学方面,成绩差异达45.4%,远超标准29.9%。在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方面,调查发现,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学校的整体士气等。
  (据人民网香港12月8日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全球基础教育投入依然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在巴西举办的第四届全民教育高层小组会议上正式公布了该组织编写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报告认为,全球对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报告说,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每年仅有15亿美元,但是要实现2015年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每年至少需要56亿美元。教室过分拥挤,教师水平低下和学校教学设备缺乏在不少国家仍是普遍现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加强富国和穷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有必要,发达国家应该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
  (据新华网巴西利亚11月8日电)
  
  法国小学学程的“阶段”制
  
  法国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不是完全按照学年组织的,而是按照“阶段”来安排的。
  将小学五年和母育学校大班结合在一起分为三个阶段,每两年为一个阶段。其中,母育学校大班和小学预备班组成“学前教育阶段”;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组成“基本学习阶段”,注重学生对法语和数学语言的获得;四年级和五年级构成“深入学习阶段”,学习各学科特有的初步概念和步骤。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完成阶段目标,整个学程富有节奏感。
  这一点也能给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教学以有益的启示。在一个更长的时段内来安排教学,教师可以调配的资源更多,灵活性更大,就不会拘泥于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教学任务。
  (李连生摘自2004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
  
  英国公布教育新战略
  
  英国教育部近日宣布,作为英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一项内容,在未来5年里,英格兰的每所学校都将和一所外国学校结成“姊妹学校”。
  新公布的英国《教育、技能和儿童服务国际战略》旨在使英国教育国际化走在世界前列。目前英国已和30个国家开展了这种校际结伴活动。“姊妹学校”主要通过网络高速公路实现交流,自今年2月以来有关网站已有700多万次点击。
  这项战略的目标是,使英国学生和成人学会在全球化社会和全球化经济时代的生存之道,强化英国和国际教育系统、尤其是和欧盟国家教育和联系,最大化地实现教育对英国经济的贡献。为此,英国将在学校中普及外语教学,提高高校作为国际学习和研究中心的作用,鼓励教育培训和与工商界开展合作,促进教育观念交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支持。
  (李连生摘自2004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
  
  日本学生母语水平严重下降
  
  一份调查表明,随着日本的出生率降低,日本的教育水平有所下降,日本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也在减弱,有时甚至不如在日本大学就读的外国学生。
  日本国立多媒体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20%的私立大学学生日语能力达不到高中水平。而同样的调查在1998年至2000年间的结果为6.8%。
  在入学标准较为严格的国立大学,日语水平低于高中水平的学生比例从0.3%上升到6%。在学制为两年的专科学校中,这一比例从11%上升到53%。
  信息专家小野博表示,学校越来越不严格,由于学生数量变少,竞争减弱,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录取没有经过文化课考试的学生。
  (摘自2004年11月29日《参考消息》)
  
  在校小学生最怕语言伤害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近日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专项调查共有29个省区市的1170名少年儿童参与了投票。调查组列出了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容易引发的11项针对小学生的伤害,包括语言伤害、校园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校园设施伤害、体罚、校园勒索、自虐自残轻生、抢劫、绑架、性伤害、人为投毒。
  调查组有关专家指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校园伤害“语言暴力”和“校园同伴暴力”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项调查结果提醒学校、社会和家庭要注意少年儿童在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校园软环境带来的伤害。
  (盛荣强摘自2004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近视原因新发现:错误握笔姿势
  
  近视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多数人认为与用眼卫生习惯不良有关,例如灯光不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错误的握笔姿势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对300名正视学生和300名近视学生的握笔姿势进行调查,发现正视学生较多采用拇指与食指不相碰的握笔姿势,而近视学生喜欢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近视程度越高,采取错误姿势的比率越大。
  研究者解释,当儿童保持标准坐姿时,如果握笔的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手指就会遮挡视线,使其看不清笔尖,被迫低头或头部向左歪,从而拉近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增加近视的发病,加速近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