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中国人20年来的精神历程

作者:曹立新




  弗洛伊德热:西方哲学思潮传入中国
  
  20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弗洛伊德的外国心理学家,帮助中国人打破了性的禁忌。
  1984年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心理学家高觉敷重译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尽管译者在译序中对弗氏理论谨慎地提出了四点批评,但是,弗氏在书中提出的性压抑、潜意识、死亡本能等基本概念,迅速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如果以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名之翻译的《释梦》为界,弗洛伊德热持续了十余年。
  从弗洛伊德热开始,加上后来的萨特热、尼采热等,刚从“文革”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借助于一波又一波西方哲学思潮的传入,展开了一场突破意识形态强制、寻求思想解放和理性回归的新启蒙运动。这场新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成果,如今已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道,成为中国人日常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寻根文学: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传统
  
  如何理解和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百余年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面临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知识界掀起的“文化热”,再一次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作为对该问题的一种文学式回答,1985年第6期《作家》刊登了韩少功题为《文学的“根”》的文章,首倡“寻根文学”。韩少功关于文学寻根的呼声得到了阿城、郑万隆、郑义、李杭育等作家的回应,由此开始了自觉的“寻根文学”创作,《爸爸爸》《孩子王》《黑骏马》《小鲍庄》《厚土》《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便是这一文学潮流的优秀成果。
  “寻根文学”是对“文化热”中出现的激进反传统和对于未来盲目乐观的情绪的一种反动,它所呈现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焦虑,至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可能更加严重。
  
  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北京举行百名歌星演唱会,崔健身穿一件据说颇像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褂子,背一把吉他,两个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以嘶哑的声音吼出“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时,观众以疯狂的热情欢呼中国摇滚乐的诞生。
  作为中国的摇滚乐之父,崔健就这样“一无所有”地开始了他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一代青年人的追求、迷惘、愤怒和反叛。十年间,崔健和“唐朝”、“黑豹”等乐队一起缔造了中国摇滚音乐的辉煌。然而,当消费主义的大潮将摇滚变成一种高雅的时尚,理想和激情也就变成绝唱,有人因此宣布中国摇滚的死亡。
  崔健依然不断歌唱,但他穿上花衬衫,脱下了绿军装。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现代艺术开始影响大众
  
  关于现代艺术,许多人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两声枪响中获得最初印象的。
  1989午2月5日,经过精心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前卫艺术家第一次在现代艺术的旗帜下集体亮相。肖鲁和唐宋在展览过程中枪击一幅名为《对话》的作品,无疑成为大展中最“亮”的事件。他们的“行为”艺术导致美术馆被迫提前闭馆,并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一大批艺术家被迫转入“地下”,或者“出走海外”。但是,两声枪响,同样使得中国现代艺术走出精英的小圈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甚至引起国外的关注。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题为《鸡蛋、枪击、避孕套》的文章,专门介绍这次展览。“中国现代艺术展”也被公认为中国艺术由传统现实主义走向当代主义分野的标志。
  
  北大拆南墙引起的争论:商业对文化的入侵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从南至北,全国掀起了又一轮经济致富的热潮,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风气所致,高校出现了“下海”热。
  1993午,又是一个春天,北京大学提出要走产、学、研结合的新型高校发展道路,决定开门办校,推倒象征高校象牙塔的校园南墙,改建为商业街。此举被媒体称为“北大告别的不仅仅是一堵围墙,也许还是一个围墙的时代”。很快,北大南墙成为一条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教授开公司,大学生摆地摊,成为校园新风景、社会新时尚。
  2001年4月,当校园产业已发展到超百亿元的规模,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奔跑的时候,北京大学宣布为了整治环境,拆除商业街,重树南墙,再次引起舆论哗然。
  八个春秋,一面校墙,北大南墙的推倒与重建,不仅象征着知识价值的贬落与回升,更反映了我们国家近20年社会精神的变迁。
  
  “人文精神”讨论
  
  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第二年,第二轮市场经济大潮加速了社会世俗化转型,日益边缘化的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运动中的乐观和自信,陷入困惑与矛盾之中。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学者王晓明、陈思和、张汝伦、朱学勤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
  讨论从1993年夏天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第6期刊出的一篇对话开始。“对话”认为,当时中国的文化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其本质“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要用人文精神克服文艺日益庸俗化的倾向。
  1994年初,《读书》杂志上陆续登载了6篇对话,《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开辟了相关专栏,讨论很快成为一个“媒体事件”,持续了两年时间,直到1996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出版两本《人文精神讨论文选》。在全民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的浪潮中,那场显得不合时宜的大讨论,并没有取得多么深刻的学术成果,但它提示的精神生态和人文关怀问题,在讨论结束后反而越来越显出了价值。
  
  陈寅恪热:坚守学术自由的精神
  
  陈寅恪热的起因也是一本书,书名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199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作者陆键东花几年时间,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为读者讲述了这位国学大师晚年的学术境遇和精神世界。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知识分子连续举行读书会、座谈会,邓广铭、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等著名学者都以陈寅恪的弟子或助手的身份亲自参加,更为陈寅恪这位“教授的教授”增添了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是“文化遗民”,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学者,陈寅恪的著作或有关陈寅恪的著作,上了各大书店的图书销售排行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全部著述文字的灵魂,也是他终生倡导并实践的学术立场。
  
  王小波:骑士之死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死了。对于许多人来说,“王小波的死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他死了,追求智慧的路却热闹了;他生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死后却招来无数“门下走狗”;他的文字,包括生前未及完成的小说手稿、早年习作、私人书信、私人照片等,都以各种方式出版,《黄金时代》仿佛真的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一生反对无趣,反对专制和教条,他死后,他的话却被编成“王小波语录”;他的风格,也以王小波式的“有趣”的方式,为无数青年所效仿。
  另类、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予人慧命者……人们向这位早逝的天才奉上各种尊贵的花冠,也将不断追求智慧,并以这种追求智慧的方式去继续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