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邦校园内关于《项链》的争论
作者:黄慧珍
根据导师的要求,每人的作业都要让全班同学讨论。我的作业题目是:《项链》的启迪。莫泊桑的《项链》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被选入中学教科书,被认为是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教材。为了分析这篇名作,我几乎收齐了国内各种评论,几乎所有的评论都重复一个非常简单和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作者莫泊桑通过对主人公爱虚荣的细节描述,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性。过去我们是这样受教育,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从来没有怀疑这一观点的惟一性、正确性。当我阐明了观点后,教室沸腾了。教授还没有来得及请同学评论我的发言,一个一个问题就像连珠炮弹似地向我射来,所有发言都反对我的结论,几乎没有人支持我的观点。“为什么玛蒂尔德不能爱美?”“她用自己的劳动偿还了全部债务值得肯定!”“作者同情主人公的遭遇,丝毫没有讽刺的意思!”在不爱红装只爱武装的时代,爱美的本性是资产阶级生活范畴,受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天经地义的事。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项链》的主人公在中国的处境只能是被批判的靶子,玛蒂尔德很自然地成为教育学生的反面教员。法国教授对《项链》意义的争论作了非常客观的,又耐人寻味的总结:不同文化背景的评论家对同一作品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是很自然的,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魅力所在。这场争论的意义对于我不仅有助于摆脱传统的、教条主义的框框,提高全面、客观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我独立地思考在改革和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这是我留学法国的一大意外收获。
(摘自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体验海外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