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让我们永远追随孩了

作者:杨海亮




  在公园的石椅上,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个散文集子。不远处有母子俩,小孩约摸三四岁,活蹦乱跳,很招人喜欢。他接过母亲递给他的糖果,高兴地剥开糖纸吃下,然后欢快地朝果皮箱跑去。男孩把糖纸放进果皮箱的时候,突然起了风,糖纸吹落在地。男孩蹲下身子,捡起掉在地上的糖纸。这时,他的母亲大声叫起来:“毛毛,快回来!”
  男孩站起身子再次把糖纸放进果皮箱,不料糖纸又被吹走。男孩跑过去追。年轻的母亲边喊边走过来:“不要捡了,不要捡了!”
  男孩第二次拾起糖纸,终于如愿地把它扔进了果皮箱里。他满脸喜悦,却被母亲猛力抱起。母亲嘴里喋喋不休:“你看看你,把手弄得脏兮兮的。真不听话。”
  回到长椅,那位妇女拿出矿泉水为小男孩洗手,然后用纸巾帮他揩干。她还在愠怒。几分钟后,她拖着男孩走了,背后是一摊水渍和一个白色的纸团。
  我无意间看到这场景,生出些许疑惑:究竟是大人在教育小孩,还是小孩在教育大人?
  与幼儿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痛感他们身上的认真和天真。他们的话语,他们的动作,他们的表情,都是那么认真而又天真,毫不做作,毫不含糊。可是,这种单纯与执拗,在大人身上总是难以寻觅。而且,愈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是看不见痕迹。正如秘鲁作家胡安·拉蒙·里维罗说的:“岁月使我们离开了童年,却没有硬把我们推向成熟。”这个表述实在深刻,我之所以认同这句话,是因为我总觉得如果在生命的过程中,以牺牲天真、认真、血气和血性为代价去换取利益、机遇、物质,甚至是苟活,那么生命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依然记得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孩子。在一片目瞪口呆之中,溜溜地转着明亮的眼睛,然后惊讶地叫出一声:“呀,皇帝什么也没穿啊!”清脆如铃的童声摇醒了满街的男女老少,也摇醒了昏昏沉沉的世界。
  那个男孩真叫人难忘!
  大人应该永远追随孩子。对所爱执著,对恶俗憎恨,对美好坚持,永葆年少的稚气和心灵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虚伪,孩子就不会率真;如果我们自己暴躁,孩子就不会谦和;如果我们自己轻浮,孩子就不会踏实;如果我们自己肮脏,孩子就不会善良……说孩子在模仿我们的游戏,是不真实的,事实是我们的言行在污染孩子的心灵。所以,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我们自己。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但大人却是社会的现在。没有现在,哪有未来?心上无邪,身上无恶,形上无垢,影上无尘,不愧不怍,不悔不恨。倘若还愿意反省,还愿意正视,那么请大人们在纷繁的生活中读一读沃罗申的诗:
  让我们像孩子那样逛逛世界
  我们将爱上池藻的轻歌
  还有以往世纪的浓烈
  和刺鼻的知识的汁液
  梦幻的神秘的吼叫
  把当今的繁荣遮盖
  在平庸灰暗的人群中间
  孩子是未被承认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