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教授之教授
作者:张荣久
不用说普通教授,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对陈寅恪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1928年进校起做过秘书长、文学院院长和代理校长,每当陈寅恪上“中国哲学史”课,冯友兰总会十分恭敬地跟着陈先生从教员室出来,边走边听陈寅恪讲话,直到教室门口,才对陈先生深鞠一躬然后离开。这使清华园师生感佩冯先生谦逊有礼之余,深感陈先生的崇高和伟大。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土产学者”和“出洋学者”两派互不服气之争,但对陈寅恪却无例外地尊重和推崇。因为当时在国学方面,倘若能背诵《四书》、《五经》、《左传》便被视为奇才,而陈寅恪不但能背上述三部书,且能背诵“十三经”,而且对每个字必求其解,这是任何入也比不了的。同时,陈寅恪对欧美学术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及语言工具,同样有极深的造诣。不说别的,仅以语言为例,陈寅恪不仅通晓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而且通晓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土耳其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罗文、蒙文、满文,中亚许多现存或已经死亡的文字,他都通晓。他借助这些语言,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发现别人无从发现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不仅通晓文学、史学,对宗教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校勘学等亦有研究和独到见解,而尤以中古史的研究享誉中外。他平生著述甚多,除前述三种外,诸如《述东晋王导的功业》、《元白诗笺证稿》、《<秦妇吟>校笺》、《论<再生缘>》等,对学术界均产生重大影响。
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曾谈到佛经和梵文的问题,他说:“只有等待精通梵文的陈寅恪先生去研究解决。”陈寅恪在中外学术界的声望之高,恰恰在于他常能解决中外著名学者不能解决之难题。有一次,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3件突厥文石碑,难以译读,遂请教陈寅恪先生。经陈寅恪翻译解释后,各国学者同声叹服。就是对唐德宗与吐藩的《唐藩会盟碑》,许多学者,包括法国的沙畹·伯希和等人都无法解读,经陈寅恪翻译,国际学术界深感满意,无不折服。
再比如,有“日本史学界的太阳”之称的日本著名史学家白鸟库吉,在研究中亚问题时遇难解之题,便写信请教奥地利学者。奥地利学者复信说,这问题你可向柏林大学某教授请教。而柏林大学该教授则复信说,你应该请教中国陈寅恪教授。白鸟库吉后来说:如果没有陈教授帮助,他遇到的难题可能至今也解不开!
1950年初,陈寅恪转任中山大学教授,陈毅、周扬、胡乔木等对他都十分尊重,到广州时都曾专门前去拜访,并同他探讨文史学术问题……
陶铸任中南局书记期间,对陈寅恪的治学和工作极为关心,因他目盲腿残,特专派三名护士照顾他的生活。由于陈寅恪残存的视力只能微弱地辨别白色,故在他院子里特意修一条白色甬道,使这位老人在工余散步时不致跌倒。此时的陈先生,心情十分舒畅,因此,他在1955年春节自撰春联写道:“万竹竞鸣除旧岁,百花齐放听新莺。”
然而,随着“左”风日盛,这位正直的国学泰斗不时显露出对“学术自由”的渴望和对极左观念的反感,他开始慨叹“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时时发火,但又无济于事,惟一可做的事就是埋头书斋,致力于著述,写下洋洋数十万言的巨著《柳如是别传》。
“文革”浩劫,他陷于空前绝望,肉体、精神都惨遭非人的摧残,尤其令他痛心的是,一些珍贵的书籍、手稿或被洗劫一空,或付之一炬。他哀叹道:“涕泣对牛衣,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1969年10月7日,这位划时代的大学问家溘然长逝,离开依然凄风苦雨的人世,享年79岁。
(王骏荐自2005年4月22日《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