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弱校困境
作者:刘 冰 一 番
弱校
恶性循环何时了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大家已熟视无睹的现象,正是这些未受到关注的现象使“弱校”一步步陷入窘境,走向恶性循环: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没有一个在本校上中学。对学校首先失去信心的是传承学校命脉的教职员工。
这些学校都有一些叫老师头疼不已的学生。他们既不听课也不老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破坏课堂纪律,和老师对着干,还时时强调他有受教育的权利。开家长会,连一半的家长都到不齐,更别说平时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老师拿的都是“死”工资,没有什么福利,出了校门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该校的老师。
老师们说,每堂课的1/3要用于维持纪律,即使付出多于名校老师百倍的心血也换不来名校的成绩;他们一半精力得放在对差生的说服教育上,投入到教学上的精力就很有限了,这极大地影响了业务能力的提高,年轻老师为此忧心忡忡——同年毕业的同学,因为所处教学环境不同、培训机会不同,几年后,业务能力、收入水平、社会认知度的差距明显拉大。如果学生过少,老师还有下岗的可能。年轻、有能力的老师想尽办法往好学校“跳”,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的老师不多。
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卑。有些学生主动和在好学校上学的亲戚疏远,尽量不来往;学习好的学生一个个考走了,从“好学校”淘汰下来的才来到这里。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请有关部门的人士谈谈看法,问他们将有何作为,没想到他们异口同声:“目前在乌鲁木齐市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一位中学老师认为,凡事都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办不好,有历史、社会以及家庭的原因,但也要认真总结一下自身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学校由差变好的例子不是没有,就是本市的名校中,有的在若干年前也还是普通中学,人家为什么就能做强,做出品牌来?归根到底应该从校领导到教职员工的办学理念、责任心等方面找原因、找差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对此既无奈又担忧:如果把差生、问题学生都集中到一所学校,结果就是学校办不下去。到那时,教职工的就业问题就会成为社会负担。一批批差生和问题学生在没有学校接收的情况下,可能流失到社会上,到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该由谁解决呢?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从长远着眼,应以行政的强制手段有所作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