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清华“狂人”钱钟书

作者:李洪岩




  敢挑老师的刺
  
  艺高人胆大,学富志不群。钱钟书自小就喜欢臧否人物,一旦到了清华园,看清了许多学术名流的真面目,就更狂了。
  在随便的谈话中,他敢于挑剔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和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学问。更能表现他“狂”的性格的,是他几乎不选修什么必修之外的课程。据说,他只选修过杨树达、蒋廷黻和赵万里三位老师的课。对老师学识的不足,敢于随意挑剔,推及一般普通人,就更瞧不起了。据笔者走访吴祖缃教授所知:有一次,年轻气盛、仅有25岁的青年教师赵万里,为钱钟书等一班人讲版本目录学,讲到某本书,自负地说:“不是吹牛,这书的版本只有我见过。”课后,便有两位同学议论开了:“这个版本我也见过,同他讲的就不一样。”这两位同学,一位是钱钟书,一位是吴晗。钱钟书并且说:“这个版本我见过好多次呢!”吴祖缃在旁边听了,便“挑拨”说:“那你们上去讲呀!他那么狂,难道清华无人了?”赵万里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原计划讲十个专题的,却留出七八个专题让两个学生去讲,同学们都挺佩服赵先生富有雅量。
  按照清华与北大的协议,北大教授到清华兼职,只能做专任讲师,反之亦然。当时北大教授温源宁就是清华外文系的专任讲师,对钱钟书格外欣赏,不仅逢人就说钱钟书怎么怎么好,而且在钱钟书刚刚读大学三年级时,就主动介绍他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文学院去教中国语文,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去。后来,由于温源宁常在林语堂面前夸奖钱钟书,林氏读过钱钟书的英语文章,虚实对质,知道不虚,也开始叹服钱钟书的才学。
  
  旁门左道的“专家”
  
  四月初春的清华园,绿草依稀,空气凉爽,学生们喜欢聚集到校园的咖啡馆,喝咖啡、酸梅汤、红茶,吃点心,边吃边喝边聊,宛如西洋酒吧。有一次,曹禺见吴祖缃进来,便偷偷对他说:“你看,钱钟书就坐在那里,还不赶紧叫他给你开几本英文淫书?”当时清华图书馆藏书很多,中文洋文均有,整日开放,但许多同学都摸不到门。吴祖缃听罢,随即走到钱钟书的桌边,请他给自己开录三本英文黄书。钱钟书也不推辞,随手拿过桌上一张纸,飞快地写满正反两面。吴祖缃接过一看,数了数,竟记录了四十几本英文淫书的名字,还包括作者姓名与内容特征,不禁叹服。吴祖缃很佩服钱钟书这位“书虫”,有时到钱的宿舍串门,总看到钱钟书的笔记本一摞一摞的,钱钟书眼睛闭着,从里面抽出一本,打开一看,发现记错了,便敲自己的头,又摆进去,另抽一本。后来,《围城》出版,吴祖缃看了更加佩服,给钱钟书许多“奖励”,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围城》是一部杂文式的议论小说。
  
  忠于友谊的书生
  
  钱钟书同宿舍有个同学叫常风,那时两人同住一室,常风睡得又香又甜,而钱钟书偏偏失眠睡不着,看着人家好梦绵绵,真是羡慕得很。常风这个人常常不及时给人回信,可大学毕业后的1934年春,却突然从太原给钱钟书来一封信,说自己很不得志,想自杀。钱钟书看后大吃一惊,危心酸鼻,很替同学担心。他说:“有希望,死不得,而无希望,又活不得。怎么办呢?只能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且复忍须臾。’”为此,他特意给常风寄去一首诗:“惯迟作答忽书来,怀抱奇愁郁莫开。赴死不甘心尚热,偷生无所念还灰。升沉未定休忧命,忧乐遍经足养才。埋骨难求干净土,且容蛰伏待风雷。”全诗层层递进,引出的结论是:死也是白死,连块干干净净埋的地方都没有,倒不如将苦难当做一笔财富,暂时委屈忍耐,以待时来运转。后来,常风从消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于1935年初又给钱钟书寄来一封信,钱钟书很高兴。
  
  同学佩服的才子
  
  钱钟书的同学饶徐威曾经说,他们一批同学中,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也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此君手笔。”许多同学乐于向钱钟书请教学问,而钱钟书在对同学的一次次帮助中也得以更加出色地表现他的才学。不仅当时在校的同学佩服他,就是比他晚许多届的清华学生也都佩服他。1946年,英若诚考入清华外文系,发现图书馆一本书的卡片上,借阅者只有两人,一位是万家宝,一位是钱钟书,从此,对钱先生大加佩服,对他“照相式的记忆能力”更是感叹不已。
  当然,也有同学对钱钟书的才学产生了妒忌,感觉很不服气。例如同学许振德(大千),就因为钱钟书夺去他的班上第一名,很想凭自己“山东大汉”的一把子力气揍钱钟书一顿出气。钱钟书也颇有对付办法。许振德上课时常溜眼注意一位女同学,被钱钟书发现,便拿出小时候临摹《芥子园画谱》的本领,画了一系列的《许眼变化图》,在同班同学间广为流传。后来,许振德偶然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钱钟书帮助解决,两人才化干戈为玉帛,成为要好朋友。1949年许振德移居美国,1988年回国探亲。许氏称赞当年的老同学:“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就这样,钱钟书结束了在清华的学业。功课考试,曾经两个学年得到甲上,一个学年得到超等的破纪录成绩。最后一年无记录,因为临毕业时华北局势动荡,学生纷纷离校,俱未参加考试。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搞了毕业纪念册,钱钟书为毕业册写了英文后记。毕业册上有各位同学的照片,看上去个个都挺精神。钱钟书与乔冠华的毕业照印在同一页,后者解放后成了英文讲得很好的外交官,而大学时期钱钟书给乔冠华的印象则是:终日看书,不问政治,也不信奉马列。
  (刘述礼荐自《各界》2005年第9期)
  责编:叶万军 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