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我所遇见的美国老师
作者:陈君杰
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女的同意。我感到很奇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
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得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安排好时间,并通知家长。每次交谈15分钟至30分钟,交谈时别的学生家长不得在场,事后家长们也不互相打听交谈内容。
在国内我曾见过一位部队师级干部,被一小学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点名质问:“你怎么搞的?你女儿的成绩为什么老上不去?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班的总成绩,老被你女儿拖后腿!”那位带领数千军马的军官,立刻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我也当过教师,但当时我却很同情那位军官,心里想:“到底是谁在教孩子读书呢?孩子成绩上不去,发出质问的应该是谁呢?”
在美国学校,试卷评定成绩后,不会在班上公布分数,排名次的事就更不存在了。试卷由学生逐个亲自去向老师领回,学生间不得也不会互相打听各人的成绩。
学校定期向家长寄发学生成绩通知书,每次都必定附有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给家长:“如果您对子女的成绩还感到不满意,请不要责备他(她)。要相信你的子女已经做了努力,而且还会继续努力。请多多给予鼓励,让他(她)因您的爱护和鼓励感到愉快,增强信心……”
是不是这所学校对学生就很宠很溺爱很放纵呢?其实不然,他们对学生的严格很特别,只是这种严格都是为了爱,并不是为了惩罚而跟孩子过不去。
我的小孙女学习成绩一向优秀,数学尤其优异。可是有一次却出了意外。
那一天,孙女带回一封“密信”给她爸爸。信是老师写的,附有一张成绩为“D”的数学试卷。信上说,由于孙女一向数学成绩优异,老师在试卷上给孙女加了几道题,说明做完规定试卷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加做这额外的试题。可是孙女在做完规定试题后,尽管还有一小半时间,但她为了急于出去跟已交卷的同学玩耍,没有做按她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的额外试题。老师认为她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试卷,给了个“D”的成绩(美国学校成绩评定分A、B、C、D四级)。
老师在信中这样说:“在我的成绩登记本上,您的女儿这次考试还是‘A’,但试卷上我给了‘D’,请您理解并配合我,考试打分是手段不是目的,请告诉她,老师很爱她,很欣赏她的数学天赋,但她应该尽最大努力。如果她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尽最大的努力,她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这样的老师,你怎能不尊敬呢?
(杨松荐自《海外文摘》2005年第7期)
责编:子丑 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