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朽木”的春天

作者:蔡 成




  新学期第一堂课,上课铃响过后丁班仍闹哄哄的。新分配来的蔡老师站在讲台上,瞅着在课桌间追打的调皮学生,心里暗暗叫苦。答应校长担任丁班班主任后,有老教师悄悄告诉他,丁班是将同年级各班所有“害群之马”抽出来集中到一起的班级。蔡老师努力镇定下来,说:“同学们静一静,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不进行新课程,听我讲故事。”这话很见效,嘈杂的教室很快安静下来。
  “1993年,在广州发生了一个前半截上了报纸,后半截却没大肆公开的故事。”这个开场白把学生们的好奇心勾起来了,他们纷纷竖起了耳朵。
  “在广州某工地,民工从泥土中挖出了一根百年老树的树干。有记者将此写成新闻刊登在报纸上,很快有专家赶来,证实那确实是一棵百年老树,更发现这棵没有腐烂的树干竟已躲藏在地下400年。专家敲敲长达50多米的树木,摇头了,‘400多年没有腐烂成泥,这是奇迹,可惜它的木质已疏松,派不上用场了。’工程承包人为难了,因为民工们表示,要把这棵树移走,得增加劳务费。民工们掰着手指说要租用吊车、大型运输车……3000元是最少费用。工程承包人不愿多支付这笔费用,拼命压价。正闹得不可开交,有名看热闹的木匠提出,如果给1500元,他愿意把木头搬走。”
  蔡老师讲到此处,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木匠拿那根破木头有什么用?”
  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木头没法用,他是想赚那笔搬运费。”“买回家当柴烧。”……
  蔡老师笑了:“第一,木匠无法赚取搬运费,在广州连垃圾运去填埋场也须交填埋费,而搬运一棵50多米长的大树1500元搬运费远远不够;第二,当柴烧也不可能,广州市里当然无须烧柴,若运到乡下农家,拿这运输费去买柴火肯定是得不偿失……事实是,木匠把这棵快要腐朽的百年老树卖了,得了近3万元。”
  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不露出惊异的神色。在同学们急不可耐的催促声中,蔡老师道出原委:“木匠先跑去与多家保温瓶厂和陶瓷工艺品厂签下购销合同,然后将老树加工成11万个保温瓶木塞,1000多个陶瓷工艺品的盖子;连淘汰出来的碎木板,木匠也没放过,他将碎木板故意弄成奇形怪状,在上面印了细细的一行字:‘500年修得一相逢。此木取自500年前古树。’再穿上红绳当艺术品销售。光最后这一项,木匠就赢利1万元!”
  “哗——”学生们使劲鼓掌。蔡老师趁热打铁,面对情绪高涨的学生甩出一席话:“同学们,我刚来学校,就听到不少老师提醒我,称我们班‘有些同学朽木不可雕’。可是,通过我今天仔细观察,我没发现一根朽木!每一根木头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同学们,朽木确实不能用于雕塑,但只要巧妙运用智慧,不也照样能发挥其价值么?何况,我们班没有朽木!”蔡老师指着几名同学继续热情洋溢地说,“这位同学刚才跑回座位的速度很快,努力练练后说不定能获块短跑金牌;还有这个英俊小生,脸上表情变化起来好丰富,长大后去演小品,我看超过赵本山都有可能;坐最后一排的那个高个女生,始终很冷静,这种稳重性格非常适合经商……”
  掌声、笑声在丁班响成一片,在以往所惯众多老师对他们“朽木不可雕”的批评声后,他们第一次听到了充分肯定他们、全面认识他们、并热切鼓励他们的声音。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起立,蔡老师开心地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把腰挺得很直,将头昂得高高!
  两年半后的高考,原本有“差生集中营”之称的丁班竟也有几位同学考上了名牌大学!当即将奔向大学校园的学生来向蔡老师道别时,每个人都说了这么一句:“蔡老师,谢谢您的木匠和朽木的故事。”
  (高良摘自《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05年第12期)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