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内地尖子生为何赴港上大学
作者:李 杨 黄晨岚 段海燕
香港高校冲击波
内地学生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香港高校的“报考热”,迫使内地同行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
7月15日下午,北京市重点中学四中(其毕业生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占95%,其中上清华、北大的比例一直稳定在40%左右)的理科生杜鸥家,一家人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先把15000元港币的定金汇到香港大学,这样还可以有整个暑假的时间做出选择。
7月14日,今年高考674分的杜鸥,收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她没有获得该校奖学金。“薄薄的几张纸订在一起,就像一份账单,第一年3万,第二年8万……”杜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通知书上写明,7月15日是递交回执和定金的最后一天,逾期视作放弃。
几天前,杜鸥收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录取通知书。另外,她还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均被录取,但也都没有获得奖学金。
去清华,还是去港大?全家举棋不定。毕竟,如果选择港大,就要承担每年约10万元港币的花费。
最后,杜鸥的父母决定汇款,预留下香港大学的名额,然后再多方打听、综合考虑到底该去哪所大学。他们有一个夏天的时间做出选择。但如果最后决定去清华,那15000元港币的定金就打了水漂。
最高录取比例48∶1
与其他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不同,杜鸥提前参加了香港大学的“校长推荐考试”。这是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提前设立的面试,面试时间很长,考官询问得也很细。在北京有6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个考试。根据面试情况,香港大学给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分别加上10分、20分或30分,以保证他们更容易获得录取资格。杜鸥在这次提前面试中,得到了30分加分。然而即使如此,她还是没有获得奖学金。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杜鸥在查询香港大学的报名申请名单时发现,北京四中至少有100多名同学报了名,占该校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的1/5。
据统计,今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突破3万人。录取比例大约为23∶1。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主任朱力径向媒体透露,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共收到了6300份报名申请,按计划今年港科大在内地招生人数为160人,录取比例近40∶1,甚至高出北大、清华在一些地方的录取比例。
香港理工大学的录取比例更为惊人。有媒体报道,香港理工大学今年报考人数为9600多人,是去年的3倍多。该校计划录取200人,录取比例高达48∶1,是8所港校中最高的。
“生源实在太好了!”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该校原定今年招收170名内地学生,但现在决定把招生名额的上限提高到220名。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今年被列入内地本科一批录取名单,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像选内地院校一样选报这两所院校的志愿,如被这两所高校录取,则不能再被其他院校录取。而另外6所港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继续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
高额奖学金、全英文授课、国际化程度高以及就业前景好,是港校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以奖学金为例,张信刚说,香港城市大学给出的全额奖学金是4年44万港币。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香港城市大学每年学费6万港币,宿舍费1.5万港币,加上杂费,饭费等,一年9万港币足够了。即使学生一年探家两趟,也会有节余。
起步于8年前:由冷到热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始于1998年。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港校到内地招生最早得益于香港一个慈善团体“赛马会”的支持。1998年,赛马会给香港高校提供了一笔资金,作为招收内地学生的奖学金。从此,港校拿着这笔钱开始在内地招生了。当时的做法是,港校委托内地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代招”学生,这些高校把一些已经考入本校的学生推荐给香港高校。那时,港校在内地招生的总数也就几十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告诉本刊,“代招”的做法从1998年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3年起,教育部允许港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仅限于北京、上海、广东等6省市;2004年增加到10个;2005年又扩大到17个;2006年增加到20个。
据吴清辉介绍,香港每年招收大学本科生约14500人。港府教育统筹司规定,1998年香港高校招收的非本地生总额不超过学生总数的4%。这一规定在1999年有所放松,达到8%。今年又进一步放宽,达10%。未来几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25%。
“在非本地名额中,只有少数是海外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内地学生。”吴清辉说。
内地的学生和家长起初对港校是比较冷漠的。“刚开始,内地对港校知之甚少。”张信刚说,那时候内地的很多领导常常望文生义,以为香港城市大学是专门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人才的。“有领导甚至希望我们帮助通通下水道。”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港校的宣传攻势也不断扩大,港校在内地的声望水涨船高。
陈虎(化名)是北京四中今年应届文科毕业生。他告诉本刊,今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都在北京四中做了宣讲,有的还不止一次。港校请回从四中毕业并已在香港就读的学生现身说法,推介港校。据他了解,有的港校还给已经保送清华、北大的学生开了会,承诺如去港校就将给高额奖学金。
“前几年还没人知道,”陈虎对本刊说,“没想到,这两年港校在内地招生一下子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
两种大学体制的竞争
香港中文大学目前已招到4省的高考状元;广东省14名总分同为900分(指标准分)的状元中,7名报考了港校……7月,香港8所高校到内地大规模录取“尖子生”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以致于有媒体把港校在内地招生称为“掐尖”。
对此,本刊记者所采访到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等纷纷表态,要理性看待这件事。“北大、清华永远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不会赶上北大、清华的。”潘宗光更说:“今年香港在内地只招1300多名学生。我相信,内地的好学生肯定不止这些。”而内地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则指出:“前些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就曾有人惊呼人才流失。而现在,国家的很多重要岗位,却都是那些有留学背景的人。”
张信刚这样解释香港城市大学为什么参加内地高考统招:“我们之所以选择参加高考联招,而没有选择自主招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考联招目前是最公平的方法,托人情等一些干扰力量不能发挥作用。”
但是,校长们也看到了依靠高考分数的弊端,吴清辉说:“依靠高考分数固然简单,但我们不相信,因一分之差,学生会有多大差别。所以在面试中,我们主要看学生的应对能力如何,反应是否快。”
当本刊记者向张信刚提到,有内地高校教师提出,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应全部纳入统招计划。因为一些港校在内地学校录取后招生,造成一些内地高校录取的考生不报到,“北大去年因此浪费了10余个名额”。张信刚回答说:在西方,一个学生收到几份录取通知,从中选择一个学校,是很正常的现象。他自己的女儿当年就收到了哈佛和斯坦福两所高校的录取通知,最后她放弃了斯坦福。
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对此的说法是:这是国际通例。考生之间要竞争,大学之间也要竞争。
所以,看起来,北京大学因香港高校招生浪费了十余个招生名额,是一个不同招生规则造成的技术问题,但其后面,是两种教育体制的不同。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东平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考生和家长看中港校的往往是奖学金高、就业前景好等现实因素,其实,作为大学之间的竞争,内容要丰富得多。“与其说是名校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两种大学制度的竞争。”杨东平说,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
(摘自2006年7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
责编:熊春阳
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