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核心期刊”的七大负面效应

作者:钱荣贵




  “核心期刊”时学术界、期刊界的危害已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
  
  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逐步退化,评价功能渐趋突出,使用价值随之泛化。“核心期刊”被广泛运用于津贴评定、职称评审、论文评奖、期刊评价等领域,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评价尺度。并与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核心期刊”由此引发出诸多负面效应。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其认识不一,但“核心期刊”对学术界、期刊界的危害已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
  
  一、“核心期刊”遴选:鬼使神差般地操纵着我国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在现时条件下,一家刊物是不是“核心期刊”直接关系到刊物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哪家刊物被选为“核心期刊”,稿源、财源就会纷至沓来。反之是优质稿源日渐稀少,优质作者群逐渐萎缩,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变得举步维艰。时下发表论文只讲求“核心期刊”,文章再好、学术价值再大,但如果不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评价时就会被打入“冷宫”,被视为是低质量的,很可能与作者的津贴、奖励、荣誉之类无缘。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还愿意把自己的心血之作交给“非核心期刊”(“边缘期刊”)发表呢?学术期刊丧失了优质稿源.谁都知道那将意味着什么。这种将学术期刊“腰斩为二”(“核心期刊”与“边缘期刊”),并将之与学人的利益挂钩的做法,实际上使学术期刊界原本有序的自由竞争变得非常的不公平,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向很大程度上为所谓的“核心期刊”所左右。
  
  二、惟“核心期刊”论导致学术期刊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核心期刊”遴选并不是对期刊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但在当前,不少学术期刊把进入“核心期刊”作为办刊的至高和唯一目标,一味地去追逐、迎合“核心期刊”的遴选标准,“千方百计”提高“文摘率”、“引文率”。这势必会使学术期刊的价值取向再度发生偏离,一些学术期刊势必也要丢掉一些长期培育起来的精品栏目。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期刊追逐“核心”,大多并非所愿,乃“不得已而为之”。各家刊物本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和办刊目标,不是非得要进入“核心期刊”行列,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各刊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现期刊的价值。但现在的情况不行,各种“核心期刊”遴选已为你画好了框框。如果某家学术期刊没有被选为“核心期刊”,你办得再好,付出再多,编者的劳动也难以得到承认。衡量一家学术期刊办得成功与否,现在似乎只剩下“核心期刊”这把并不精确的尺子了,而不再由读者和市场来决断。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主持的几次优秀期刊的评奖。对学术期刊而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其原因就是被此起彼伏的“核心期刊”遴选给消解了。学术期刊价值取向的这种偏离,受损的恐怕不仅仅是学术期刊,还有它所承载的学术本身。
  
  三、庞杂繁乱的“核心期刊”遴选干扰了正常的编辑出版秩序
  
  近年来“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单就某一家“核心期刊”遴选而言,遴选频次或许还不算太高,但由于选家众多,一家学术期刊一年当中遇上几次遴选是常有的事,严重分散了办刊人员的注意力。在期刊评价与期刊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评价似乎成了“主旋律”,评价似乎比发展还要重要。这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编辑出版秩序,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期刊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期刊发展,时下名目繁多、过于频繁的“核心期刊”遴选非但没有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反而使学术期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可以说,繁乱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瓶颈”。
  
  四、“核心期刊”已成为某些学术期刊大肆敛财的“金字招牌”
  
  时下,某刊入选“核心期刊”无疑意味着自己身价的陡增。不用说别的,就是靠每篇一两千元的版面费,数年下来,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有的“核心期刊”现在已是月刊了,年发文量近千篇。向作者大肆收取高额的版面费用。但就是这样,似乎还是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的学术期刊甚至已将刊物办成了半月刊、旬刊。令人痛心的是,从刊发的文章来看.绝大部分是一些质量低劣、毫无学术价值的“文字垃圾”。
  
  五、“以刊论文”的科研评价方式恶化了我国的学术生态
  
  现在不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六亲不认”,只认“核心期刊”,而且辅之以重金,一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价值数百元、数千元、数万元不等,一不小心,相差一篇“核心”。津贴也许就会下浮一档,损失就更为惨重了。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对“核心期刊”,你有意见也好,不承认也罢,但你要无视“核心期刊”的存在,完全置“核心期刊”于不顾,那就难了。更何况,科研成果的评价对知识分子而言,还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利益的问题,还有一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同问题。在许多人看来,现在做学问、写文章的终极目标似乎就是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因为这样就可以为评奖、上职称、拿津贴、跑课题等打开方便之门,至于文章能不能于世有用、于世有补。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已无暇顾及了。
  
  六、此起彼伏的“核心期刊”遴选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
  
  目前国内主要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已达6、7家之多,此外,许多高校还自行圈定本单位认可的“核心期刊”。所谓的“核心”已成了“满天星斗”了。这些遴选体系大多获得了国家各级科研基金的资助。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就分别得到了北京大学科学基金、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如此等等。国内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此起彼伏的期刊遴选所耗费的财力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是其一。其二,“核心期刊”遴选吸引了一大批学人的参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像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的几次“中文核心期刊”的遴选,直接从事“研制”的每次都有百余人之多,至于鉴定、评审专家队伍则更为庞大,学术史上恐怕也罕有其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是难以计数。
  
  七、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文。侵蚀了学子的学术精神
  
  数年前,国内某名牌高校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要求研究生就读期间必须以就读单位为“作者单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此后,国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纷纷效仿这一做法。此风一开,怨声载道,不仅广大学子强烈反对,不少研究生导师也颇有怨言。1999年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愤然辞去“博导”。其原因就是邓先生不满校方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否则无法取得答辩资格的“硬性”规定。邓先生认为,他能够保证研究生的论文做得好,但不能保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遗憾的是,如此强烈的“叛逆”之举,并没有动摇这一荒谬规定,时至今日,“核心期刊”还是鬼使神差地成了套在广大学子和导师头上的一道“紧箍咒”。说它荒谬,就在于如果各高校都这么规定,就是全国所有的所谓“核心期刊”的所有版面都用来刊发研究生论文,也满足不了这一需求。这一强行规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无需多言,王彬彬先生2003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还要荒谬多久》一文说:“每当看到那些贷款上学、大冬天还穿着单衣的研究生抠出数百元汇往‘核心期刊’,我都难免心酸。更让我心酸的是,学术的尊严一开始就在研究生心中轰毁了。当他们看到被尊为‘核心’的刊物原来只要出钱便可将狗屁不通的东西变成‘学术成果’时,当他们把自己糊涂乱抹的东西连同几张百元大钞一起寄往‘核心期刊’时。‘学术’在他们眼中还有多少价值可言?”研究生作为未来我国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如果真的连对学术尊严最起码的敬意都没有了。未来中国学术又有多大的希望可言呢?这一现状必须得到切实改观。
  关于“核心期刊”引发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刊界、学界抨击之声不断。其言辞之激烈,真实地反映出广大学人对“核心期刊”负面效应的痛心疾首和无可奈何。“核心期刊”负面效应的滋生、蔓延,其主因并不在“核心期刊”本身,而在于我国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体系和机制的不健全。
  (摘自2006年8月10日《社会科学报》)
  责编: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