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捡回修修补补的习惯

作者:郑也夫




  记得二十多年前,北京几乎每个商业中心都有一个大型的“综合修理部”。在那里几乎可以修理一切物品。大多数居民都不止一次光顾过那里。现在它们已经全无踪影。
  我们还能看到的唯一的修理行当是街头合二为一的修鞋与修拉锁。
  修理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过盛的产销和其意识形态的夹击下消亡的。过剩的产销不必说了。其意识形态则既包括了喜新厌旧的时尚观,也包括制造比修理更经济的观念。我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时候,我们如饥似渴地倾听和传播西方,不,准确地说是美国的种种信息。我们被告知,在那里是没有修理业的,修理太昂贵了,而买件新东西很便宜,传经者还举了很多例证来说明。当时的感觉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是窥见了新世界的生活方式。
  你想,西风如此强劲,其东渡之时,中国的修理业还不被摧枯拉朽?
  但是我辈毕竟是过了漫长的穷日子,节俭深入骨髓的人。于是在拉杆箱的轱辘或不锈钢锅的塑料把手坏了的时候,仍舍不得遗弃,慨叹没有了综合修理部。
  与此同时,在文化的领域,我们也度过了最初遭遇西方文化时的休克期。开始反省他们的主流文化,并听到人家社会中批评主流价值观的声音。
  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1973)中说:“既然消费只是人类福利的一种手段,目的就应当是以最小的消费求得最大限度的福利。”那么,一个箱子是完好的,只是轱辘坏了,为什么不能修理呢?为什么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修理了呢?
  杜宁在《多少算够》(1992)中说:“修理比生产使用较多的人力和较少的自然资源。”中国社会不恰恰是人力过剩且便宜,而自然资源不足吗?修理不是可以使一些人就业上岗吗?反对者会说:那也会使制造业收缩,从而使一些制造业工人下岗。但是既然“修理比生产使用较多的人力”,修理替代了一部分生产,总计下来应该是增加就业的。
  修理对消费者来说,也肯定更便宜。如是我们为什么听任自己的修理业衰落呢?为什么不去振兴它呢?
  更有激进的西方学者提出,未来的社会方式是消费者加入到一个服务系统中,而不是购买某种商品。比如你与某电视厂家签订终生服务的契约,它向你提供电视服务,在你终生的使用过程中,它负责修理,并随技术的进步,在清晰度上负责更新和提升。也就是终生保修外加质量提升。这些学者提出这种建议不仅是为了促使厂家在商品质量上有长远的追求,而且也是为了减少垃圾。
  因为在时下的消费品频繁更替的过程中,垃圾激增。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旧交锋的时代。“新”占上风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是“旧”回潮和“复辟”的时候了。现在的旧货市场不是风头正健吗?我记得贾平凹说过:他喜欢穿旧衣裳,新衣裳穿着不舒服,他常拿新衣裳和朋友换旧衣裳。
  别人的旧物尚且舒服,自己的东西如果合用,用的年头越多,应该越有感情。年头再久些,同时期的商品如果都退场了,它便可以在沧桑中凸露个性了。
  话说远了。本文直接想说的话非常简单:捡回修理的习惯,东西坏了能修就修,促进社会上多种修理行业的复苏。
  (摘自2006年10月28日《新京报》)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