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地球之肾——湿地
作者:张 生
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上的第一大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的森林和草地等,第二大生态系统是水生系统深水湖和海洋等,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则为湿地。
鉴别湿地的第一个标准是土壤水的饱和状态和淹水的深浅。湿地既不像陆生系统那样干,也不像水生系统那样有永久性深水层,而是经常处于土壤水分饱和或有浅水层覆盖的状态。
鉴别湿地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土壤是否为湿土(水成土)。什么是水成土?美国水土保持局给水成土下的定义是:“在生长季足够长时间内,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是饱和的、淹水的或成塘的,形成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无氧条件的土壤。”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水成土,支持了独特的适应此条件的生物系统。湿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植被往往是湿地辨识的又一重要标志。湿地生长着耐水渍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
对于湿地,国内外至今都没有统一的定义。精确地给湿地下定义是困难的,不仅因为其广泛的地理分布,而且因为其水文条件的广泛差异。人们沿用的关于湿地的概念,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定义。
水饱和或淹浅水、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都具备的土地称湿地,这是狭义的定义。按这种狭义的湿地定义,三个条件都存在的湿地只有沼泽。按照广义的湿地定义,三者中只要有水文条件具备的土地就是湿地,如美国1979年的定义:“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沼泽只是湿地的一种主要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我国有人对湿地作了如下定义:“湿地是水位经常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看来,只要有周期性淹水和水成土就可以称为湿地。没有土壤水饱和或土壤覆盖浅水层不是湿地。没有水成土的新水库,以及非土壤基质的河滩都不在湿地范畴之内。而某些地方(如低洼地)暂时不存在水生植被,但存在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的湿土条件,则应属于湿地之列。
湿地的意义
为什么人们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来保护湿地呢?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最宜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繁衍,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保护湿地是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举措。生物多样性是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三大环节组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保护环境多样性中,保护湿地是关键举措之一。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其中在热带与寒带分布较多,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30.9%和29.9%,亚热带约占25%,寒湿带大约占11.9%。湿地在北半球分布较为广泛,尤以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芬兰和瑞典等国面积较大。
湿地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滩涂、河滩、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为水稻田、水库、池塘等。生物种类以自然湿地最为丰富,在亚太地区,记录到404种水禽,其中243种每年一度沿较为固定的路线迁徙,途经57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约有156科437属1380多种;记录到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其中水禽大约250种,包括亚洲57种濒危鸟中的31种,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鱼类约1040种,其中淡水鱼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现在全世界的湿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污染、围垦、过度开发的威胁,我国也不例外。黄河三角洲湿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区内有各类植物393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纤维之冠”罗布麻,“第二森林”芦苇、天然柳林与柽柳林。动物资源除有265种鸟类外,还有陆生脊椎动物35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83种、水生动物64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鲟、达氏鲟2种。另据有关资料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仅鱼类就有149种,至八十年代减少为86种,现在更少。再加上黄河断流时间逐渐延长,并出现跨年度断流,河口的鱼类,如鳗、鲡、刀鲚、银鱼等几乎绝迹。该地区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的损失惨重。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据近几年的最新观察统计,仅在鄱阳湖保护区内,就记录到鸟类17目51科280多种,其中水禽11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共10种;属二级保护的共40种,有13种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每年来保护区越冬的鸿雁数量超过三万只,而全世界97%以上的白鹤群冬季栖息在这里。而如今鄱阳湖面积正在变小,鸟类遭到捕杀,数量骤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水禽鸟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境地。可是近20年来,由于气候的干旱化等原因,青海湖水位下降了近3米,鸟岛周围的沙地面积从1972年的4.3平方公里,猛增到目前的近30平方公里。随着鸟岛连陆,狐狸、狼、狗、獾和其它鸟类天敌极易上岛捕杀和惊扰鸟类。此外,游人的喧闹声,使大量正在孵卵的鸟被迫弃卵而飞;游客丢弃的废弃物也严重污染了鸟类的栖息环境。据调查,1960年,鸟岛上繁殖的鸟类主要为斑头雁、鱼鸥、棕头鸥和鸬鹚四种,数量达十多万只。目前,鸟岛上的鸬鹚已大量迁徙,在岛上筑巢的鸟类仅有三种,岛内上述四种鸟类的数量已比1982年减少74%、67%、89%和16%。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受工业、城市污水污染而没有洁净水体的平原、三角洲、河谷地带已达70万~80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的湖泊是太湖、巢湖、滇池和洪湖;淮河、长江、辽河、珠江等大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力下降。
事实表明,每失去一片湿地,就会失去一种或数种生物,即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这对人类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应该成为同舟共济的伙伴。只有人和植物、动物共存共利,湿地才会永续不断地繁衍水草、树木、鱼虾、鸟儿和兽类。
(陈昌喜摘自2007年1月9日《四川科技报》)
■责编:叶万军(本文编号: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