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爱因斯坦的失误

作者:武思宇




  爱因斯坦虽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他仅凭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现象,就武断地判定:中国古代的贤哲“没有发现通过系统的试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他的这一论断,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科学产生了误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今天,有必要对这一论断进行讨论,以澄清有关的认识问题。
  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中国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甚至哲学思维体系本身,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历史学界所公认的。对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作了非常全面、系统、公正的论述:“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且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与希腊的科学技术一样,都是在相应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创造出来的。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正是在先进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产生的。尤其是通过系统试验找到规律性的方法,如果没有系统的试验,中国是不可能创造那么多令欧洲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成就的。
  至于中国古代贤哲的试验之广泛和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那更是爱因斯坦闻所未闻的,也是他真正应该感到“令人惊奇”的。
  公元前3400多年以前,中国的贤哲们就通过系统的试验,找出了酿酒所用的曲与酒质的“因果关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酒曲酿酒法,并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总结在有关文献中。这一科学结论和应用技术,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直到19世纪,欧洲人才发现中国的酒曲酿酒是一种最先进的“双边发酵法”,于是学习和引进中国的酒曲和发酵技术,引起了欧洲造酒技术的“一场革命”,大大提高了酒精产出率。
  汉代张衡通过多次系统的试验,并借鉴前人试验得出的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制造出精密的浑天仪、地动仪,用于观测天象和地震;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成百上千次系统的试验基础上,找出了圆的直径与圆周长的比例关系,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数值;
  中国古代制定的天文历法、发明的金属防锈技术、木质宫殿式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活字印刷技术、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纺织技术、航海技术,等等,几乎无一不是在系统试验基础上通过对其中所谓“因果关系”的科学总结而发展起来的。
  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会得出错误结论,一方面说明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站在当时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一个特殊历史层面上,对中国历史作出的片面的评判。
  我们不能否认,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悲剧,造成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从而也造成了错觉,产生了一些怀疑和否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先进性的观点。一些中国的科学家也在怀疑我国古代科学的方法论和科学体系,甚至认为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的主要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应该说,这些科学家都与爱因斯坦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在缺乏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系统的研究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妄下论断。
  (陈昌喜荐自2007年1月19日《家庭百科报》)
  ■责编:叶万军 插图:姚腊远
  (本文编号: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