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德育是平的

作者:万 玮




  今天,身处信息时代的教师已经越来越感受到,除了人生经验的不同之外,在世界观、知识面、人格、心理等诸方面,学生都不一定比教师逊色,学生和教师已经真正做到或接近于对等。德育是平的,它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多方参与,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同时受文化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这几方面的力量盘根错节,一些我们以往忽视的力量可能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越来越受到挑战。
  
  新问题与老德育
  
  情景一:家长会后,班主任把一位家长留下来,委婉地指出他的儿子学习不够努力,成绩不理想。没想到家长回答:“不瞒老师说,我对儿子的成绩很满意,因为我对他的要求就是60分,我希望他有快乐的童年。”班主任疑惑不解,家长解释说:“我小时候成绩也不好,现在不照样经营一家几百人的企业吗?我们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生,那些学历高的、成绩好的,招进来又常常做不了事情。他们分数很高,但是人却傻掉了,现在我公司业务做得最好的,反而是几个大专生。我可不想让我的儿子重复这样的悲剧。”
  情景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问他的老师:“您最喜欢世界上哪座城市?”老师答不出来,国外的城市他哪座也没去过。结果学生自问自答:“我最喜欢维也纳了,那里空气好,风景又美丽。”原来这个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好,每年他的父母都带他到世界各国去旅游,才上四年级就已经去过世界上二十几个国家。
  情景三:一所民办学校的政治课上,老师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因为是农民辛苦耕作,才生产出粮食养活了我们。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爸爸说,是我们学生养活了老师。”老师一时语塞,竟说不出话来。民办学校是以学生的学费为唯一资金来源的,学生说的倒也是事实,只是,在课堂上以这样的方式说出来,让教师十分郁闷。
  情景四: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两位家长星期一不约而同打电话给校长。一位家长说:“校长,你们学校周末作业太多了。我平时工作忙,星期六上午想带儿子上街玩,儿子跟我说要先把作业做好。我就在旁边等他,一直等到中午吃饭,他作业还没有完成。才小学二年级,有这必要吗?”另一位家长说:“校长,你们学校周末作业太少了。我工作忙,周末还要加班,没时间管儿子,这小家伙半天就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了,然后就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你们能不能多布置点作业?最好让他周末两天一直做作业,没时间玩。”
  回顾以往,我们发现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作为一名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当展望新一年德育工作的时候,一个念头猛然间从脑海中冒出来:德育是平的!
  
  推动德育平坦化的四大动力
  
  第一大动力: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往,中国的教师为什么受人尊敬?因为教师常常就是知识和智慧的代名词。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点都不错。在中国古代,小孩子要念书一般都是读私塾,有钱的人家请教书先生。普通老百姓不识字的居多,写封信都常常要找人代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这种形势下,教师的地位怎么可能不高?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教师讲授的知识只要来自于教材,哪里都能够买到,甚至于教师使用的教参,学生也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互联网普及之后,网络课堂、远程教育方兴未艾,教师早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更为重要的是,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对于信息时代的变化更敏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知道的学生都知道,学生知道的教师却不知道。如网络名词,网络事物,新的流行元素,教师反而要虚心向学生学习。
  第二大动力:价值观的重建。改革开放之后,传统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我们尝试着用一些新的观念去理解德育。如:勤俭节约不再被强调,代之以学会理财;谦虚谨慎也很少被提及,代之以张扬个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也已被尊重与平等所取代。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整个教育界都产生深远影响,一名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很可能因为空间或人际方面的突出智能被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强调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自然随之而改变,像以往那样按照学校和教师的一元化标准来要求和塑造学生已经成为不可能。
  第三大动力:德育内在规律的要求。这几年,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为什么我们幼儿园、小学的规范做得很好,越大反而越糟糕。到了成年之后,竟然还要从最基本的“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行为规范开始做起?当德育蜕化为一种简单的说教时,德育就完全失去效果。一位教师,在课堂里要求学生吃饭不讲话,可是学生看见他在教师餐厅里与其他教师边吃饭边谈笑风生,吃饭不许说话的规定自然只能是空谈。德育的内在规律其实就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有人说,怎么进行德育?就是我做——你看。话语很朴素,但可能更接近于德育的本质。路口是红灯,没有车辆通行,所有的人都站在那里等绿灯,有人闯了红灯,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那么下一次,他一定记得不再闯红灯。有效的德育应该是在一种氛围中实现的。教师应当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从自身做起,致力于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
  第四大动力:社会对学校教育态度的转变。以往,学校里的教师通常是“朝南坐”的。教师一个电话,可能让家长胆战心惊;学生表现不好,家长会在办公室里接受教师们的一致批评;学生成绩不好,教师埋怨拉了班级的平均分,家长还得赔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名海归的博士被儿子的教师叫到幼儿园接受教育,只因为他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不一致。现在,这样的事情虽然还存在,但已经很少发生了。家长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开始觉醒,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校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也越来越敢于提出质疑。教师再也不可以对家长发号施令,在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只能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家长协商而相互妥协。
  
  教师面临更为深刻的挑战
  
  今天的教师遇到的困惑和烦恼远胜于他们的前辈;德育变平的力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一名新教师对此的体会可能更加深刻。他们在工作之初,往往胸怀美好的理想,与学生打成一片。他们跟学生讲民主,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很少实行惩罚,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也很喜欢他们。但是时间长了,他们便会发现学生很难管理,而自己早已经没有了权威。待到忍无可忍,对学生发火时,却发现学生根本无所顾忌和畏惧,依然我行我素,只剩下教师欲哭无泪,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那些与家长发生冲突的学校,那些与学生发生冲突的教师,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德育正在变平的缘故。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家校、师生冲突的案例呈上升趋势,一些地方甚至对簿公堂或酿成血案。这些学校与教师仍然有很强的优势心理,甚至常常采取一些激进独断的做法,触怒了家长与学生而不自知。
  越来越多的学校则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存在。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认可。政府要给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而学校则要为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类似上海这样的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导致生源萎缩的城市,学校已经感受到了生源的巨大压力,但是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作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今后,德育变平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我们终将认识到,德育是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在同一个平面上多极作用的结果,学校和教师只是其中一极。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教师群体同样也有;需要进行道德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教师需要做的是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如果将德育比作一个木桶,学校、家庭、学生、社会便是组成这个桶的木板。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力使这个木桶装更多的水,而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最短的那块木板。
  
  (摘自《上海教育》2007年第1B期)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