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学校的精神谱系
作者:林高明
国家教育督学郭振有先生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教师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里流传。”
学校里生动、感人、鲜活的故事,校园里的奇闻轶事,是源于自由生命之花的灿烂绽放,是人格魅力自然散发的芬芳,是丰富润泽的精神生活的演绎……这些能为索然无味的生活增色不少,为平淡无聊的日子增加不少的趣味。甚至可以这样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标识着师生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与生命的价值向度。
教师的精神生活决定了课堂生活的质量。正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唯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成就高格调的课堂生活。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而言,取法乎上才有可能力争上游,否则就只能庸庸猥猥,等而下之。教师的心灵力量预示着学生的生命强度。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称:教师是古今高尚的圣哲与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无比永恒的、伟大的、强悍的精神力量、心灵力量、生命力量就从我们的双手传导给稚弱的生灵。是文化,教育的文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能自立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荣之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东西,它更多地是浸润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口耳相传中播植一种“心灵的火药”。就如同荀子所称的“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校园生活的“故事”与“人物”的精神的浇灌与浸润过程中,师生们的生命不断被鼓励,不断被唤醒,不断被丰富,不断被提升……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些中小学名校,如春晖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人物荟萃,趣闻轶事如层峦叠嶂般异彩纷呈。北大著名的教授钱理群先生在他的《曾有过自由做梦的年代》一文中曾深情款款地回忆起南京师大附中的教师们的奇才异能:我们至今还在津津乐道,化学周(兴发)——我们私下都这样称呼老师——及化学叶(少龙)在课堂做实验演示时,让我们感到他们是在做化学魔术,把我们带入了莫测的魔幻世界;生物余(仁)讲达尔文主义,我们都仿佛成了探险家,跟着达尔文老人漂洋过海到处采集标本;数学陶(强)凭着几块几何模型,仿佛今日孩子手里的魔方似的,让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还有历史张在课堂上讲《圣经》故事,讲希腊神话,我们听得如痴如迷……余秋雨先生在回忆其中学学习生活时写道:上初中一年级时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作家郑逸梅先生;穆尼先生在青年时代出版了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他深深地喟叹,一些人与事有着“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没有了这些,学校所谓的文化历史如沙上建塔,全无根基;没有了这些,学校就像是一座建筑的空壳,是一间空荡的教室。在这里面呈现出来的是灵魂的迷失与精神的荒芜。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现在有些学校很漂亮,有花园式的,有宫殿式的,有宾馆式的,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东西。缺少什么东西呢?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学校是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晶片,学校是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交流,情感和情感沟通,生命和生命对话的场所。但是,如果一所学校精神贫乏,也就失去了深沉与深刻的亲和力与荡涤心魂的力量。
好的教育如同上帝往泥人的鼻孔吹进灵魂的气息,他们也是将一种视之不见,搏之不得,虚灵不昧的气韵,在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而然点染、熏炙、氤氲……学校历史中不管是名人轶事还是凡人趣事还是常人佳话,如果有心加以积累的话,便如同一种精神的谱系,一种心灵的徽章,一种成长的根系,一股与血脉割舍不去的脐带。为学生种植一粒粒美嘉树的种子。这种熏陶之功,感染之力,影响之韵,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些故事及其情韵,就像庄子寓言里面所讲的,“风积也厚,则其负大翼也有力;水积也深,其负大舟也有力”。师生们在这样的风气中自是如浴冬阳,如沐春风,进德修业,欲罢不能。学校里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值得回味的人或事,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汇集了精气神,汇集了生命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元气、灵气、大气、生气、朝气;为每个个体荟萃生命中的能量、热量、力量,为每位师生的成长供应绵绵不绝的光源、水源与能源!
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有许多教师的轶事广为流传,每个教师都身怀绝技,各有特色。如维多里亚·特罗菲莫夫娜老师善于培育读书爱好者,课堂上她从不看书朗读文艺作品,需要朗读的内容她全都能背诵。当她在晚会或朝会上朗诵诗歌或短篇小说时,不论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会屏住气息静听她那清晰而又充满感情的朗诵;物理教师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同时又是出色的钳工和车工。一个孩子只要被他指导两三年,那这个孩子就会毕生迷上技术。他在学校任教19年,学生中已有85人当了工程师……一位叫法尔图什尼亚克的农村教师,在一所十年制学校里教历史。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村里所有的人,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小孩子,看到他都肃然起敬,仰慕他那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研究过有关本国和外国历史的数千种文献资料。虽然住在农村,但他通过自学掌握了9种外语。他能阅读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的原著。对学生来说,听他的历史课就像过节日一样。凡是从法尔图什尼亚克所在的学校里毕业的学生,都能终生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像这样的农村教师,能够用认识的欢乐和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别人……正是基于对教育的这种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意味深长地说,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就是在这样的富有“故事与人气”的学校中成长,学生们自然而然带着美好的憧憬与对人生的乐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在这样的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飘荡着独特的生命的磁力。美好的、独特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于这些“故事”与人物中,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们能够伸展自己探寻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孩子们那不完满的人性,学校师生故事中的种种“闪光”常常使学生们难以忘却,甚至有时成了照亮内心暗隅的灵光。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我们的一些校史记载总是正儿八经,记的是一些出人头地者——或学界名人或商场赢家或艺术明星或某个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然后,都是写他们的学习及丰功伟绩。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记载常常丢弃了最富有生命力的情节与细节。师生们读了都觉得味同嚼蜡。真实的历史是活在人们心中的。真正深入人心,化人至深,对人有潜移默化之功,有熏陶感染之效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口耳相传、大家喜闻乐见的人物轶事。校园文化深刻的活性因子便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谈与神游”中苏醒、复活,并向每一个敞开心灵的人移植、投映——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学养涵养,卓然不群的信仰追求……许多美好的人生的元素常常就是因此而萌发、繁衍。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整理收集属于学校自己的“故事会”,我们就是为师生奠定下非常充盈而丰实的心灵基座,立下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标杆。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不是知识在教育人,而是传授知识的人在教育人。在学校里,更重要的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流,灵魂对灵魂的呼唤。这是一种精神的接续与心灵的传导,人生中蓬勃腾跃的内在的火焰,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薪火相传,不绝如缕,传之久远。在这种生活的光影中,使教师与学生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心灵本身涌出一道活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