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积小成以成大成
作者:肖 川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有自己成功的人生策略。今天,也许我还算不上一个特别成功的人,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我人生的策略便是:积小成以成大成。
一个好的社会,也是能够给人以梦想,能够唤起、激发人们成就动机的社会。倘若一个社会中人们只能听天由命,苟且偷生,这样的社会就会死水一潭。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欲望,整个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拜金主义和浮躁之风。这当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况,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的社会仍然在进步,在朝着一个更好的社会的方向前进。
对我而言,所谓“小成”就包括:一个概念的形成,一个命题的提出,一个有意味的表达,一个有探究价值主题的发现。而这些更可能表现为一篇随笔的创作,一本著作的出版,一个针砭时弊的建言,如“期待官员从学界退场”,对事务明晰的分类,如“学术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对一个社会现象的分析,如“是什么妨碍了我们说真话”;甚至也包括对一本好书的评价;对一个优秀著作者的鼓励和扶持,等等。我醉心于写出一个好的句子,作出一个细腻、充分而合理的解释。而所谓“大成”,就是能够代表这个时代告诉我们的后人: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的关注,我们的价值观与思想成果,我们的喜乐与伤痛,我们所改变的和我们力图去追求的。而所有这些都只能通过留存的文字来体现。
一个人要取得一些小的成绩并不难,难的是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每一个“小成”都不游离于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大成”并非“小成”的量的简单积累。只有当每一个“小成”都成为通向崇高目标的步骤而存在,并一以贯之地蕴涵着不渝的信念和思想的精魂,“小成”才能铸就“大成”。美国作家R·W·爱默生说得再好不过了:“如果一个人能避开所有要深孚众望的想法,虽然他也遵守誓言,但却是以保持那种不矫揉造作、不存偏见、不被私利所诱、不怕威吓的纯真无邪的状态为前提,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人。他将对眼前的种种事情尽抒己见,由于他的意见不是站在偏私的立场而是站在必然性的立场上而发表的,所以它让人听起来如雷贯耳,惊心动魄。”
我只能尽我所能极力地呼吁一点什么,比如生命教育,比如公民教育,比如自由社会的建设,比如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启蒙。这也是我一生中言说的最重要的主题。任何一个学人的立场同它的理论表述之间,理论表述同它的立场的“再现”之间必然形成一个充满张力的“解释的循环”(hermeneutic circle)。也正是在这种“循环”中彰显着其精神旨趣。没有明确而坚定的价值坚守和政治信念的“社会——人文”学术的研究及其表达是没有灵魂的,这样的研究和表达很类似妓女的卖弄风骚,其目的是取悦于人而谋求现实利益。所以,对于“社会——人文”学术研究的“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value-free)的宣称,要么是无知浅薄,要么是别有用心。“世界上有七大罪恶,即不劳而获的富有,不顾良心的欢乐,没有品格的学识,没有道德的贸易,不讲人道的科学,不讲奉献的宗教,失去原则的政治。为正确的目的做正确的事就是真成功。”(甘地)
“积小成以成大成”是一种追求成功的策略,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在电脑中,我至少有50篇文章没有写完。我的一些文章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如《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受过教育的人》《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心存感激》,等等;也有的文章是慢慢生长的,如《培植教师的民主政治的理念》《语文教学的策略》《数学的魅力》,等等。这就是说,我头脑中至少有50个“关切点”。当你带着更多的“关切点”去学习和生活时,你的头脑就会更有捕捉灵感和创生思想的能力。
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说:“中国知识界有一个优秀的传统,那就是‘大专家写小文章’。远一点的,如朱自清写《经典常谈》,叶圣陶写《文章例话》,近一点的,王力写《诗词格律十讲》,高士其写的大量的科普读物,华罗庚写《优选法》,等等。一再印行、长盛不衰的《十万个为什么》,其中许多条目也是出于大专家的手笔。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老一辈学者献身中华文化事业的平民情结,也可以发现只有大专家才具备写小文章的优势。”(《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4页)我将会有近千篇文章窥探人类的心灵,近千篇文章探询教育,近千篇文章谈古论今,最终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思想体系,一种精神方向。无数的“小成”凝聚成“大成”,这便是我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我所需要的是更丰富的生活,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思考。而能不能创造出传之久远的文字,不仅取决于我个人的学识才情,也取决于社会言论自由的空间。我真诚地期待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民主、自由、公正、和谐与美好。
(作者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100875)
责编:薛农基 (本文编号: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