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孩子
作者:郑湖滨
一天,老李没有空,就托到幼儿园看孩子的老张捎糖果给自己的孩子,并交待:“你交给最可爱的那个就是了。”第二天问老张:“糖果带到了没有?”老张答:“带是带到了,不过,对不起,糖果给了我自己的孩子。因为看来看去,还是他最可爱。”
自己的孩子最可爱,这是任何一个为人父母的最天真的想法,也是来自心底的最纯朴的情感认同。故事虽然略显夸张,但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却如同老张的感觉一样神圣。如果我们把教室里的那几十双眼睛都看作是自己孩子的那一双,也许教育的责任、使命会被我们诠释得更加美丽彻底一些。“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就成了最真切的渴望与苛求了。
几年前,听过一堂课,至今还记得那位老师的开场白:“同学们,我的儿子年龄和你们相仿,看到你们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不妨让我叫你们一声孩子吧。孩子们,我们开始上课……”一声简简单单的“孩子们”,传出的是一种态度、责任和胸襟。在学生与孩子之间,他找到了等号。
“如果我们都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那你还认为你的学生很笨、很差吗?”这是一位特级教师面对学校因为“生源差”而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时的质问。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值得教育界大书特书的人——徐向洋。这位填补我国择差教育空白的第一人,他创办的“江苏淮安徐向洋教育工作室”接待的第一个学生,正是他自己的儿子徐根,绰号“徐十分”。从儿子的绰号,我们可以想象身为大学教师的徐向洋和天下的父母一样,为孩子承受了多少煎熬,又操碎了多少心血。终于,他毅然辞去了省农垦职大的教师职位,一心做起了儿子的家庭教师。儿子成了学生,家长成了教师。这种角色的置换,竟演绎出了一段中国教育的美丽神话。“我从‘有产者’变成了‘无产者’,但儿子从‘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谁曾想到,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竟出自这样一个近乎无奈的“自私”的初衷。
可以这样大胆地设想,如果当初的徐根是“徐九十”,或是“徐八十”,甚至是“徐六十”,哪里还有什么后来被广大家长称赞为搬掉了两座山(一座是压在孩子头上的山,一座是压在家长心头的山)的“教育愚公”徐向洋?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更是每一位家长最殷切的呼唤。放弃或者是放松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也许可以卸下我们很多苦恼,可以减轻我们很多负担,可以消除我们很多压力。但是,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其损失却是百分之百!
(作者地址:浙江省泰顺罗阳二中邮编:325500)
责编:周正旺 (本文编号: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