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低端教育不应是“失败者的教育”
作者:张 鸣
这四个未成年人,都是从职业高中辍学的,不乐意上班工作,成天在大街上和网吧里游荡。
现在,我国义务教育后的中学教育体系,实际上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重点中学,进入那里的学生,是比较有希望上大学、上好大学的。第二等是普通中学,这里的学生一般只能上普通大学、大专,还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第三等级就是职业高中,这类学校,属于培养面对社会的技术人才的,但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多数就业状况不佳,学生常自暴自弃。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存在事实上的等级,即使在美国,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之间,也存在差异;上了大学后,等级差距就更大,社区学院和顶尖的哈佛、耶鲁,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教育结构的差距,是竞争的产物,从本质上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意味着在竞争中落后,处于等级低端的教育,就必定是失败者的教育,只要进入这个层次,就意味着丧失了人的基本尊严和荣誉感。
然而,现在我们教育领域却存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从小学开始,学校和教师,就不断灌输“上进”意识,糟糕的是,这种所谓的“上进”,是通过不断贬斥低端的教育层次实现的,职业高中和他们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反面教材。不幸的是,一些家长也在有意无意迎合这一观念,并加以强化。一些媒体则通过对高考的渲染,对高考状元的鼓吹,放大这种“竞争意识”的社会效应。
在这种情景下,连进入一般中学的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更何况职高生!在我们的职业高中,很多学生缺少自信、自尊、荣誉感,个别的甚至没有了起码的人类同情心,起码的道德底线。如果再受到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的影响,那么能做出什么事情来,真的无法预料。这四个辍学的未成年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教育理念的极端性产物,他们害人,自己也是受害者。
当然,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本身,也需要深刻反省,因为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校生的综合素质。遗憾的是,很多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差强人意,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求职更难。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加剧了学生的自卑感与社会的歧视。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能,是将未成年人培养成具有正常思维、正常道德和基本技能的人的过程。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人的基本尊严。竞争的失败,不意味着尊严的丧失;智商低,不意味着道德水准低。接受低端教育,一样可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满足。
一方面,我们的大学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但另一方面,精英意识却还在各个层次被强化。当年,鲁迅喊“救救孩子”,那是要从旧伦理旧道德中拯救孩子,而我们今天,面对这样无故虐杀妇女的未成年人,依然要喊“救救孩子”,我们就要认真思索从哪里把孩子救出来。
(摘自2007年7月2日《新京报》 插图:陈罡)
责编:子丑 (本文编号: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