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学科生活化还是生活学科化

作者:周 彬




  学科生活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步骤而已,而且这个步骤只是教学开始的一步,离成功教学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当你站在一条路的左边,你会向右边看;当你站在这条路的右边,你会向左边看,虽然目标都是相同的,但观察目标采用的视角却完全不同。同样的道理,当你拥有知识时,你就希望用知识来解释生活,犹如你掌握了事物的本质,现在就期待着用事物的本质来解释生活现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讲的学科生活化;当你没有拥有知识时,你就希望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犹如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你最需要的就是尽快地掌握支撑这些生活现象的事物本质,这就是我们讲的生活学科化。教师是有知者的象征,所以教师主导的课堂往往是学科生活化的课堂;学生是无知者的代表,所以学生主导的课堂应该是生活学科化的课堂。
  有了数码相机之后,原本奢侈的照相活动就成了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原来的影集也变成了电脑里的文件夹。可是,图片多了,储存与发送就成了问题,毕竟图片占内存空间太大,尤其是在图片传递过程中,极其不方便。为此,我们就经常把要用来传递的图片制成压缩文件,以减少图片所占的内存空间,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图片的传递速度。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图片接收者多了一道工序,必须先对这些压缩文件予以解压,然后才能够打开并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片。在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就是被压缩后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必须通过压缩来予以保存与传递,但在理解与使用学科知识时,又必须通过解压这一道工序。
  学科知识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与抽象,我们可以把学科知识理解成由生活经验制成的“压缩饼干”,也可以把学科知识理解成将生活经验去粗取精后形成的“蔗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科知识的代言人,他的使命就是让学生理解与接受学科知识。可见,学科知识犹如生活经验的压缩文件,要阅读或者使用它,就必须将其解压,恢复它作为普通文件的性质与功能。于是,教师在解压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就必须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学科知识,就必须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环境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让处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学生走近学科知识,慢慢感受学科知识的功能与魅力。因此,从课堂教学的功能来看,教师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过程,也就是将学科知识回归生活经验的过程。
  当教师意识到,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学科知识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不但搬移的效果很差,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于是,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尽可能地对学科知识进行解压,恢复学科知识的生活形象。所以,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力求让课堂变得活泼的景象,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出现,教师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借助各种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确,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与活泼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更高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似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没有因为课堂的生动与活泼而变得更加有效。也就是说,似乎教师在学科生活化的道路上,并没有更有效地完成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任务。
  为什么教师的学科生活化,并没有必然导致学生学科学习效率的提高呢?道理很简单,学科生活化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步骤而已,而且这个步骤只是教学开始的一步,离成功教学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教师在学科教学上多么努力,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始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却永远不可能替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因此,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应该止于学科生活化,还应该以学生自己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为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学科生活化之后,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学生生活学科化的过程。有了教师的学科生活化,只是完成了对学科知识的解压。对于学生来说,被教师解压后的学科知识又被恢复为生活经验的形态,虽然生活经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但生活经验并不能转存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要将已经被教师解压之后的学科知识让学生转存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就有必要让学生完成生活学科化这项任务,也就是让学生重新压缩与抽象以生活经验形态存在的学科知识。
  (荐自《上海教育》2007年第10期)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