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让快乐找到你
作者:乔向东
小熊维尼原本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A·A·米尔恩(1882-1956)笔下的一只贪吃蜂蜜的熊,噗噗的故事原本有结局:
“噗噗,你保证不会忘记我,甚至当我一百岁的时候,你也不会忘了我。”
噗噗想了一会儿。
“那时候我多少岁了?”
“九十九岁。”
噗噗点点头。
“我保证。”他说道。
这是典型的笨小熊式的回答,肯定而温暖的承诺冲淡了离别的伤感。所有伟大的童话,无一例外都会有这样一个经典时刻。没脑子的噗噗给出的,其实是对所有迷恋百亩林的人的承诺:只要愿意,你随时可以收到来自百亩林的快乐消息。
时至今日,小熊维尼的故事有了超过三十种语言的译本,七千万本的销量,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穿上红衣服的维尼创造了五十九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噗噗八十年前冲口而出的无心诺言确实不虚。
难怪噗噗最亲密的朋友小猪会这样看他:“噗噗没啥脑子,却总不会受到伤害。他总做傻事,结果却不错。”因为没脑子,噗噗才成了百亩林唯一的诗人歌者,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天才:诗和歌谣不是你能找到的东西,而是主动找到你的东西,你能做的就是到它们能找到你的地方去。
噗噗的笨是故事真正的魅力所在:笨到极致却一点都不傻,其实那是澄明如水的天真。以天真的心看世界、想问题、做事情,简单而直接、自然而从容,很容易向世界敞开心扉,快乐和温暖伸手可及。正因为如此,小熊故事八十年来一直撩拨着无数人的心,让他们跟随着笨小熊在百亩林里快乐流连。噗噗确实是天才,笨到八十年来令无数人痴迷的程度,就成了智慧:不是你找到快乐,而是让快乐找到你。
被快乐找到,实在是阅读伟大童话故事最美妙的经验。还记得十几年前在大学校园里传看《夏洛的网》的情形,一位师兄专门撰文说伟大的童话是“好人的暗号”,单纯的快乐将这些人聚拢在一起,天真的心被点亮。噗噗的缔造者A·A·米尔恩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在读一部伟大的童话《杨柳风》(肯尼思·格雷厄姆著)时,立刻就被迷住了,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不说,后来还动手将《杨柳风》改编成了童话剧。跟《杨柳风》一样,小熊维尼的故事最初也是A·A·米尔恩讲给儿子听的故事,阅读和创作体验一定很类似——他被快乐找到了。
米尔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儿子罗宾喜爱的一只伦敦动物园里的小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军队兽医哈里·科里伯恩上尉在途中收养了小熊,并带到了英国。上尉教它表演,小熊深受士兵们的喜爱。部队后来要开往法国前线,上尉把小熊送给了伦敦动物园。喜爱这只小熊的罗宾,将自己的玩具熊叫作维尼。中译本《小熊维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A·A·米尔恩原著《小熊维尼噗噗》(1925年)和《小熊噗噗角的房子》(1928年)合集,讲的是罗宾、小熊、小猪、猫头鹰、兔子瑞比、老驴屹耳、袋鼠、小豆、跳跳虎在百亩林中快乐而好玩的故事。有别于迪斯尼版小熊故事的热闹好玩,原著更从容舒缓,别有一种诗情。
据说米尔恩并不是特别喜欢孩子的人,是什么神秘力量让他的笔端流淌出如此好玩的故事?如此无限地接近快乐天真的童心?应该是跟噗噗作诗谱曲一样吧:故事找上了他,或者他正好出现在快乐上演的地方。
其实,人人身上都存在噗噗简单的快乐智慧,只是容易被流尘遮盖而已。需要做的不过是如小熊噗噗一样“笨”,心自然就会向世界、向快乐敞开。很多时候,我们无力或者忘记了开启快乐心窗,如果碰巧与噗噗不期而遇,快乐和诗情立刻就会变得伸手可及。
(星问摘自2007年10月10日《文汇报》 插图:董苇)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