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山间庭院

作者:叶小燕




  我见到白鹿洞书院的时候,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庐山五老峰层峦叠嶂的翠色还在苍茫之中隐隐约约,坐落在南山谷中的白鹿洞书院如同一位隐者,似乎伫立在唐朝的烟雨朦胧中迎候我们的到来。
  据史书记载,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这样一座千年庭院,曾安放了多少读书人的灵魂呢?它的光华,它的气象,它隐藏在建筑深处的文化脉络,都令我无限神往!像一个探寻者,又像一个怀旧者,我缓步行走在庭院中,淅淅沥沥的春雨轻轻落在屋檐瓦片、青砖古道上,我深深地呼吸着这座庭院特有的来自历史时空的地气。
  书院占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我曾数次想象过它的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然而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原先的想象有多幼稚可笑!位居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不是皇家园林,它是读书人的文化磁场。也因此,白鹿洞书院是朴素的、庄严的。现存的建筑群沿着贯道溪自西向东逶迤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它们一律坐北朝南,灰墙青瓦,石阶木檐,所有的门窗都向青山开着。林间鸟鸣,贯道溪流水潺潺,从庭院前面的碧翠中穿过,傍溪而行的是朱熹当年往返南康的古道,先生当年迎送生徒的枕流桥卧伏于溪上。白鹿洞书院就像是一片藏在山中的净土。
  行走在这样的庭院中,浮躁的心会变得清明、古朴。我非专家学者,对书院文化知之甚少,但至少在心理上可以当一个旧时的学生,对每一位先贤的牌位或画像或雕塑,包括丹桂亭中的那两株桂树,我都一一揖拜。传说这两株丹桂是朱熹亲手种植的。虽只是传说,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知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战乱浸透在每一页泛黄的纸上,深重的灾难是任何事物都无法躲过的。白鹿洞书院不是世外桃源,一样随着社会的脉搏,时兴时衰,屡毁屡建。但风波总会过去,教育不会灭亡,就像我眼前的这两株树,在经历了近千年的严寒酷暑、风雨雷电的的侵袭后,依然花开花落,生生不息,并将自己生命的清香分赠给那些热爱她们的人们。
  明伦堂是当年白鹿洞书院授课的讲堂,令我伫足、徘徊久久。外面悬挂的“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那副对联,想必是鼓励学子们用心攻读吧?千年以来,白鹿洞书院的教师中会集了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可以想象当年这讲堂里教者谆谆、习者咿咿的动人情景,学子们聆听着大师的登坛布道,享受那种至情至圣的润泽……而此刻,一排排的课桌椅依然整整齐齐地排放着,却不再有老师和学生。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伤感的静寂。《白鹿洞书院学规》就铭刻在右边的石碑上,十分醒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一部学规,影响了七百年的一部教育史。据说,正是因了这部学规,这座庭院才登上中国古代书院的第一把交椅,睥睨天下书院。
  我不知道,除了李渤、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些杰出代表,还有多少的读书人也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这座庭院,并一茬接一茬地皈依这一文化场所,打造一个特有的磁场,将内心最干净最纯洁的部分交给文化。他们在这儿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看云听雨,抵掌闲论在文化的长廊中?或是在溪边、林中摊开一册书阅读,琅声成诵,吐气息如兰?偶尔古道上响起马蹄声,他们骑着马,身边有书童随从,欲外出欣赏浪漫山花?或许他们在书院里还得自耕自种?于我而言,这些都是诱人堕入迷思的五彩缤纷的生活!
  烟雨蒙蒙,如同在一个迷宫之中穿行。曲径通幽处,竟有一个拱形的山洞,洞正中一石鹿正竖耳昂首,凝视前方,似神灵一样照看着这座庭院。山洞上方,是书院的思贤台,取睹台思贤之意。这是整个庭院的最高处,伫立台上,就可以看见青山绿水、桑梓农田、瓦檐亭阁,就可以拾捡到思想的叶片,就可以触摸到文化的墨色……
  我不禁有些怅惘。在历经千年历史风雨后的今天,书院作为一种教育体制已经宣告结束,白鹿洞书院在历史的进化中完成了自身的改造,它留存下来的文化血脉,也已经融入到新时代的文化体系中——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这座曾经的教育圣殿,我心里总在问:在远离白鹿洞书院,远离朱子的现代校园里,年轻学子们学习得还好吗?
  走出书院时已近午时了,前来参观的游客渐渐多起来,他们陆陆续续地走进这座庭院。在这里,也许有他们想见的一棵树,也许有他们渴望聆听的声音,也许还会找到这个喧嚣时代已经或正在被忘却或迷失了的一些东西……安享它的宁静,遥想它的辉煌,甚至可以梦回到一个时代的坐标中去,也可以拥抱它的寂寥,执一盏高烛,到天明。
  (作者地址:江西省庐山中学语文组邮编:332900 插图:姚腊远)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