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规则
作者:流 沙
我对老人说:“这只mp3是我的,请你还给我。”
老人说:“首先,我并没有占有你的东西,现在你要取回,也不可能。”我听罢,心里就有了想法。
正要发作之际,老人说:“我先把mp3交到图书馆工作人员手中,然后你再到工作人员那取。”
于是我跟着老人一起来到一位工作人员那里,工作人员收了mp3,对老人表示感谢。我对工作人员说,这mp3是我的,请还给我。工作人员却说,那请你出示阅览证,我们需要登记一下。
我十分不解,失主就在眼前,为什么要给我制造那么多的麻烦?我站在那说了很多理由,工作人员一直听着,待我说完,他说了一句:“先生,这是规则,请你理解。”
我不得不取出了阅览证和身份证,工作人员仔仔细细地填好,然后把那只mp3交到我手中。
后来,我再回想这件事,觉得老人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是有道理的。上海是一个世界大都会,人口有1800多万。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上海不是一个“熟人社会”,而是一个“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就要求讲规则,也只有规则才能使这个社会正常运转起来。美国法学家、社会学家弗里德曼这样分析“陌生人社会”:“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走进医院,陌生人切开我们的身体……”“陌生人社会”不像“熟人社会”那样,以相互的信任作为前提,而是以规则和契约作为前提,所有事情都应该是理性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会乱套。
以前听到一个故事:在上海复旦大学,外省的大学生之间发生了争执和打架,不服气的,双方会约个地方再打一次,自己来解决。而如果外省人打了上海籍的大学生,他们不会还手,而是跑到教务处去告状,然后让老师来处置打他的人。许多人认为上海大学生娇气,没有野性,很软弱。其实,上海的这些年轻人并不软弱,他们生活在这个大城市里,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视角与我们不同,因为他们从小更多地受到了“规则”方面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文明起来、有序起来、安全起来的前提。
(小南摘自2008年3月4日《杂文报》)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