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溲园联语
作者:樾 风
清人魏善伯为中丞范觐府上的厕所题联曰:
文成自古称三上;
作赋而今过十年。
妙用典故,化而成联。上联用欧阳修谓平生诗文,多成于马上、枕上、厕上之典;下联用左思写《三都赋》,家中处处置纸笔,厕中亦不例外之典。与此异曲同工,另有一联曰:
有时诗句成其上;
莫遣飞花落此中。
上联亦用欧阳修典;下联则用六朝范缜“飘茵落溷”之典。南梁时期,崇信佛教的太子萧子良与无神论者范缜一起谈人生际遇,范缜否认一个人富贵或贫穷取决于其前世是积德还是作孽的因果报应理论,而强调命运的偶然性、不可知性,他说:“世间之人好比是同树而开的花,原本同处一枝,突然来一阵风,有的花随风穿帘,飘入居室的茵席之上;有的花随风撞上了篱笆墙,飘落在人家的粪池边缘。”(《梁书·儒林传·范缜》)溷者,粪池也。一联之中,既涉文学,又涉哲学,不带一丝烟火气,可谓大雅。
妙笔生花,将形而下的污浊之地净化成形而上的“道场”的,还有清代广东新会人李淡愚题某厕所的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
得大解脱。
该联有两种句读方式。其一是:“有/小便宜,得/大解脱。”“便宜”是“便宜行事”的“便宜”,可作“方便法门”解,“解脱”是佛家语,上下连起来读,对联仿佛是在讲成佛之道。其二是:“有小便,宜;得大解,脱!”语意浅显,无须解释。一联双解,亦庄亦谐,令人忍俊不禁。
接见同为投刺客;
相亲都是直肠人。
此联为天虚我生所撰,刊于《申报》之《自由谈》上。刺,即古代之名片,古人拜见官长或访问新交之时,须递交名片,曰“投刺”,刺初用竹片或木片,后改用纸。人进茅房时也经常手持竹木或草纸,“投刺客”三字可谓形象而幽默。
七条严妇戒;
四品受夫封。
此联为厕联中难得一见之隐字联,撰者为重庆人晏横秋。封建时代妇女有“七出”戒律,触犯其中任何一条,都可能被丈夫休弃并逐出家门,上联据此而暗藏一“出”字;四品官之妻封号为“恭人”,下联暗藏一“恭”字。出恭即入厕也,巧用隐语,构思精妙。
溲园联中虽不乏如以上数联之典雅,或以意境取胜者,然更多却是诙谐幽默之作。旧时成都北门大神庙公厕曾悬有一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本所只宜屈膝躬腰。
与此意思相近的有: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同样具体描摹如厕动作、场景的还有一联:
玉虎频添金谷酒;
铜龙时喷木樨香。
玉虎者,夜壶之古称也;铜龙者,现代抽水马桶之水龙头也。以上数联,虽不够温柔敦厚,却也谑而不虐。
此外也有借溲园联一抒胸臆的,如:
但愿你来我往;
最恨屎少屁多。
该联载于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言某生家境贫困,屡试不第无力自活,故于道旁建一公厕,指望靠集粪为生,公厕建成之日,即书此联于门侧。其联用语虽粗俗,却真实地道出了旧社会穷苦知识分子对世道的愤懑。
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解放前亦曾为某公厕撰写过一副对联:
到此方无中饱去;
何人不为急公来。
此联出语辛辣,指桑骂槐,抨击官场贪墨之风,大有“匕首”之锋、“投枪”之力。
(插图:唐浪)
■责编:袁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