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伦理和科学

作者:彭家勒[法]




  
  4
  
  有人说,科学使人变得心硬起来,它使我们热衷于物质的东西,它扼杀诗意,而诗是一切高尚情操的唯一源泉;科学接触过的心灵日渐枯萎,而且变得反抗一切高尚的冲动、一切激情、一切热情。我不相信这一切。可是,这是一种流传很广的见解,它必定有某种根据。事实证明,同一食物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口味。
  我们要指出什么呢?科学能够在道德教育中起到十分有益和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了解和热爱科学的老师们谆谆教导的。但是,认为只有科学才有这种作用,那可就错了。科学能够唤起仁慈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但是其他学科同样也能如此。
  
  5
  
  我们必须担心的仅仅是那种不完备的科学、错误的科学,这种科学以其空洞的外观诱惑我们,煽动我们破坏那些不应该破坏的东西。当我们懂得更多时,才知道那些被破坏的东西以后仍需重建,可是此时为时已晚。有些人迷恋一些观念,并非因为这种观念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它是时髦的。这些人是可怕的破坏者。
  
  6
  
  道德并不害怕被真正的实验精神所推动的科学。这样的科学是尊重过去的,它与那种容易被新奇的东西蒙骗的科学的势利行为针锋相对。它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但总在相同的方向和正确的方向上。反对伪科学的最好办法是更加科学。
  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设想科学与道德的关系。没有什么现象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为任何现象都能够被观察。和其他现象一样,道德现象也不例外。博物学家研究蚂蚁和蜜蜂的群体,安详地研究它们。同样,科学家也力求评价人,他们俨然超脱于人群之外,他们设想遥远的天狼星居民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城市只不过是蚁冢而已。那是他们的权利,那是他们作为科学家的本职工作。
  
  7
  
  可是,我们面对着一个事实:不管是非曲直,科学是决定论的。科学无论渗透到哪里,它都要引入决定论。仅就物理学或生物学而论,还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良心领域依然未受扰动。在轮到伦理变成科学的对象的那一天,将会发生些什么情况呢?伦理学将必然变得充满决定论,这无疑将导致伦理的崩溃。
  
  8
  
  在伦理一词的严格含义上,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有科学的伦理;但是,科学能够以间接的方式帮助伦理。一般所理解的科学不能不帮助伦理,只有伪科学才是令人担心的。另一方面,单靠科学是不够的,因为它只能看到人的一部分,或者说,它虽可看到一切,但却是从同一角度看待这一切的;还因为必须认同人的心灵并非全是科学的。另外,对科学畏惧或希望过高,在我看来同样是不切实际的;伦理和科学只要它们在前进中,二者肯定将会互相适应。
  (摘编自彭家勒著《最后的沉思》,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版)
  责编:袁海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