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移情别梦听花开

作者:金茶娟




  谁不希望得到上帝的眷顾?谁不希望得到命运的垂青?然而上帝很忙,他无暇眷顾每一个生灵的命运。
  记得上初中时,我疯狂地迷上了文学,大量地背诵唐诗宋词,试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凭栏吟诗词,人比黄花瘦”的清丽仕女。
  一次很偶然的作文竞赛,我获得了全校一等奖。这下,我的作家梦更是一发而不可收了。我坚信天资聪慧的我,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年少的我以为文章变成了铅字,“作家”这顶桂冠便唾手可得了。
  我不分昼夜地涂鸦,写了改,改了写。可是,寄出去的稿件却如石沉大海般地静寂,“作家”,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文学梦还没醒,升学梦却已经支离破碎了。中考后,黯然神伤的我,打着铺盖卷默默回到了家。
  刚巧,村小在招聘代课老师。我决定去试一试,打算边教书,边写作。我不甘心这么认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要把失败当成历练的道具!
  当时,我的志向并不在教书,我只是把学校当做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工作敷衍了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天,校长对我说:“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认真不认真教书又是一回事。你好好想想。”
  话不多,声音也不高,但我却有些受不了。
  我把文学梦束之高阁,全心全意打理起我的班级来。我开始精心策划每节课,认真批改每次作业。课余,我不但辅导学生功课,还和学生一起玩躲猫猫、踢毽子。渐渐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学生。我分享他们的喜悦,聆听他们的心声,纵容他们的淘气……突然间,我觉得,三尺讲台,是那么神圣,一截粉笔居然能描绘出如此灿烂的图画。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了,校长的脸也逐渐晴朗了。
  我不由得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一个新的念头出现在我脑海:我要继续充电,将来做个人民教师!我找出了尘封的课本,挑灯夜读,夜以继日。一年后,我终于如愿走进师范学校的大门……
  在后来的日子里,一想起这段经历,我的眼里就满含泪水。我依然清醒地知道,那不过是漫漫人生的一段小小里程。但这段泥泞的道路必将在岁月的洪流里由失败的浮尘沉淀为一份永远的藏品。这份藏品,会温润着我花开花落的梦,会温润着我落寞疲惫的心。
  再一次走上讲台的我,少了几分浮躁和迷惘,多了一些成熟和睿智。对教学,我不敢再掉以轻心,开始虚心倾听老教师的意见,努力摸索教学方法。
  孩子是有灵性的,你给他们爱,他们会加倍地回报你。爱,温润了我们彼此的心。
  爱,很俗气的一个词,但我信奉“爱要说出来,要让对方知道”的箴言。我爱我的学生,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他们的淘气,他们的天真,他们的笑,他们的哭,我都喜欢。在我的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馈赠给人们的礼物,而我,能够有幸收到这么多珍贵的礼物,我的内心又怎么不欣喜呢?所以,我经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你们太可爱了,老师喜欢你们!”我也真诚地对一些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说:我班上四十九个学生,“四十九分之一”我都不肯放弃,难道你要放弃百分之一百吗?
  世界上最纯洁最美丽的感情,我以为,就是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
  孩子,就是那么可爱,你偶尔给她一滴水,她会记在心里,回报你的是一股叮咚的清泉。
  别以为小孩子不懂得爱,不懂得朝夕相处的可贵与分离的惆怅。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一天,方凯同学在上了班队课《友谊长存》后,颇有感触地写了一则日记——《我们不要分家》。日记中充满了他对这个班级的留恋,最感人的是这么一段话:“五年来,我和同学们每天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们之间已经不是纯粹的同学关系,我们早就血脉相连了,我们是最亲最亲的人……”
  作文讲评课上,我把这篇习作读给大家听,读着读着,我哭了。孩子们看到我流下了眼泪,很懂事地说:“老师,你别哭。我们会来看你的,一定!”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虽然,谁也没说话,但是,四十九个人,四十九颗心在涌动着同一个情愫,那就是爱的暖流。我们,静静地坐了好长时间……
  你们说,还有谁能拥有这么满盈的爱呢?我想,没有别人,只有老师。
  与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事。我喜欢他们亲热地叫我“金枝金枝,你过来”,他们也喜欢我叫他们的小名“惠惠”“小不点”“宝宝”……
  就在2008年4月份,我因腿受伤缠上了厚厚的绷带,不得不暂时离开我可爱的学生和课堂,躺在床上休息。可是,早上六点半,我会突然醒来,那是我每天去学校的时间呀!每天,我会拄着双拐,久久地倚在窗口,就是为了看看熟悉的校园和亲爱的学生。我的生命已融入学校的钟声和学生琅琅的书声中。
  几年来,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教学上,尤其是小学作文的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我认真揣摩,不断实践,十几年来自创了一套开放式写作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并实践“三不限”原则,即:题材不限,体裁不限,立意不限。在题材、体裁的选择和文章立意的确立中,我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别出心裁的作文教学方法,使我所教的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所教班的作文班刊《小荷才露尖尖角》《牵牛花》等,为孩子们的习作交流展示提供了平台。多年来,我的作文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段的学生写作顺利地“起步”,高段的学生耳闻目睹皆文章。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这个时候,曾经读过的众多文学书籍,让我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出口成章。在写作教学中,我引领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里玩耍、游戏、体验和思考,并引导他们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 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真情实感。2007年冬天,那场大雪突如其来,我把课堂搬到了操场。在孩子们尽情玩雪的时候,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一幅幅戏雪图。回到课堂,我又把刚才拍的图片投影到屏幕上,让孩子们自己给这些图片命名,谈谈玩雪的乐趣。就这样,一场雪,带来了四十多篇情文并茂、风格各异的佳作。像这样的写作,新颖,有趣,不枯燥,学生有话可说,避免了以往作文千篇一律的面孔,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在教学的同时,我也不忘科研。我撰写的作文教学论文《写出自己的真性情》获杭州市江干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我学会了偷懒》获得中央教科所全国课题组论文评比一等奖,另有多篇教学论文和随笔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作文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少年文艺》等报刊杂志上;2008年3月,由我参与编写的《一点通小学生写实作文》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几年,我还多次被邀请到杭州、丽水、湖州、德清、桐庐等地的学校,以及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杭州《都市快报》进行作文教学讲座,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和一些同行的好评。《钱江晚报》《杭州日报》《每日商报》《小学生世界报》和《 都市快报 》都曾报道我的作文教学情况。
  可以自豪地说,我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成就得益于我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房里满满的几大柜书,是我的精神财富。爱书,爱阅读,我的这一习性也感染和影响了我带过的所有学生,我和学生被大家戏称为“大书虫”和“小书虫”。2006年,大、小“书虫”还先后两次走进浙江电台《精神家园》栏目的直播室,就读书和写作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
  看着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捧着这几年来得到的那一摞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我心里的感慨无以言表。当初的彷徨已然淡忘,当初的抉择犹在眼前……如果,有人问我,那个文学梦,还在你心底珍藏吗?我会回答,是的!只不过,我不再遗憾,因为,我看到了更多的我,在文学这个神圣的伊甸园中畅游、成长……
  如果说我成功了,那只是因为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握住了属于我自己的精彩。岁月流逝,红颜流逝,但我的心中永远有一盏不灭的明灯,那就是:我的人生,我做主!
  (作者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心小学 邮编:310018插图:董苇)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