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黑板的故事

作者:周林文




  黑板的诞生
  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黑板的发展变迁和现在我们用的许多东西(特别是电子产品)相反,是由小型化、个人化到大型化、公共化。
  19世纪以前的英国,小学生们去上学,脖子上都挂着一小块木板,上面贴着一张纸,写着字母表或者祈祷文。这种人手一块的便携式工具就是黑板的前身。它一般叫做识字板,有“豪华型”的是用动物的角或象牙做的。后来才有了具备反复擦写功能的识字板,那是涂上黑砂的木板或陶瓷板。
  随后就发生了从便携式到“台式”的变化。说“台式”,其实应该叫“悬挂式”——挂在教室前面的一块木板,尺寸不大,长约38公分。识字板从此由学生用具转变成了教学用具。在纸和铅笔还十分昂贵的年代,这给学生们省了很多钱。
  第一块真正的黑板是由苏格兰教育家詹姆斯·皮兰发明的。他是老爱丁堡中学的校长,用自己发明的黑板和彩色粉笔来教地理课。从此这个教室里最显眼的东西才有了反复擦写的功能。这项新技术很快跨过了大西洋。1801年,西点军校的数学教师乔治·巴伦成为第一个用大黑板来上课的美国人。但第一项黑板专利到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被美国教育家赛缪尔·豪尔注册,他的方式是把一块松木板漆成黑色;同时也有人直接把石灰、熟石膏涂在教室的墙上。黑板让教师们可以方便地演示、讲解,大大地提高了讲课的效率。
  黑板正在边缘化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黑板这种简单方便的工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却有幸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名人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而牛津大学科学史博物馆更是把爱因斯坦在1931年写的板书作为镇馆之宝,并在2005年邀请英国各界名流,用同样型号的黑板来写板书,以此纪念相对论提出一百周年——他们把这个活动叫做“再见黑板”。
  黑板与爱因斯坦联系在一起当然绝不是偶然的,不只因为他是教授,黑板是必备的教学工具,更因为黑板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陪伴着他。黑板一直是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们的最爱,像爱因斯坦一样,他们在黑板上不停地演算、修改。因此在投影仪大规模取代黑板的潮流下,还有不少数学家要捍卫黑板的地位。在黑板上演算能展现整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而数学家们津津乐道的数学思想就是在这过程中体现的。
  但随着白板和投影仪的普及,黑板的地位慢慢动摇了。投影仪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显得更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而这些正是朴素的黑板所缺乏的。而个人电脑的广泛使用让幻灯片的制作变得非常简单,PowerPoint(一种幻灯片软件)的出现更是让许多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开会、做公开演讲时,一定要做上几张炫目的幻灯片,贴上各种照片、图表。因此,许多现代化的教室、会议室里都同时装备了白板和投影仪。这两样东西正好可以互补:放幻灯片时如果有什么想补充的内容,可以随时在白板上写;白板上的内容从远处看不好辨认,可以用幻灯片来解决。
  但使用黑板上课,也有投影仪比不上的优点:它能够让老师和黑板上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看演示和板书的同时也关注老师的举动和表情,而这些都能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因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是互补的,同时接受这两方面的信息并相互参照,符合我们的认识、理解问题的规律。我们对口头语言的接受是有意识的,而对肢体语言的接受大多数是下意识的。据说这种下意识的接受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特别重要。
  永远的黑板
  其实黑板目前受到的最大挑战来自交互式白板。这种融合了投影技术和即时书写技术的显示工具既能显示即时书写的文字或手绘的图形,又能展示数字化的文本、图形、照片和影像。使用交互式白板不需要特殊的笔,用手指、教鞭或其他的硬物都可以在上面书写。白板采用的是LED发光二极管,使用寿命很长,能耗低,只需要USB接口来提供电源。这种工具在一些国家已经被大规模应用,英国有63%的小学和92%的中学配备了交互式白板。
  当然黑板也在与时俱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近年来,仅在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获得国家专利的新型黑板,如“无尘书写黑板”通过各种新材料的运用,在保留传统黑板所有优点的同时,新增了书写无噪音、板面无反光、教室无扬尘等功能;“履带式黑板”,容量数倍于传统黑板,不用边写边擦,写完一板过些时间还可回放内容;“全自动遥控黑板”,教师书写与讲解时,无须走动,通过遥控器即可控制板面上下左右自由滚动,另外还可通过按钮选择存储有价值的板书或将板书在45秒内自动清除……
  黑板从一开始就和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成为教育的象征。有时候黑板的命运还反映了一群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命运。2000年,伊朗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黑板》在戛纳电影节上备受瞩目。影片讲述的是几个教师背着黑板流浪在两伊边境上寻找学生的故事,他们的黑板被当做担架、扁担、躲避轰炸的掩体,或者被用来换核桃吃。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学又聪明的小男孩,当这个小男孩终于学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却被冷枪击中,倒在了黑板上。生命在这里被漠视,而黑板和教育一起,在这个国家是被边缘化的。
  不论黑板最后是不是真的会消失,它都已经在我们关于学习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有一个名叫“黑板”的网络学习管理系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系统让学生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来选课、下载课件、交作业、查作业和考试的分数以及加入问题讨论组,还可以随时了解老师有什么新的指示。除了这些,它的功能还在不断扩展中,并且已经在国外许多大学广泛使用了。也许以后人们提到黑板时,指的就是这个软件系统。
  (刘晓梅摘自《新知客》2008年第1期插图:廖新生)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