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2045,历史还没过去
作者:龙应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15岁的孩子在香港的德国瑞士国际学校上学,每天搭乘印着“德瑞学校”校名的专车上下学。德瑞学校的德语学生其实主要来自三个国家:奥地利、瑞士、德国。“今天又发生了。”一进门他就说,放下了书包。
他说的是,德瑞校车和一辆英国学校的校车在半山上擦身而过。英国学生在车内一看见德瑞校车,就全体高举起右手,对着德瑞学生大喊:“嗨,希特勒!”然后就东倒西歪地大笑。
“那你们怎么反应?”我问他。
“同学都很气啊,”他边脱球鞋边说,“可是也没办法,车子一下就过去了。”
如果不是“车子一下就过去”,我知道,少年们有群架要打了。在赤柱的足球场上,在浅水湾的沙滩上,孩子说,有些英国学生只要看见是讲德语的人,就会把手举起来,发出挑衅的喊叫。有些德国学生就会一边怒骂,“妈的,希特勒跟我有什么关系”,一边生气地开始追逐。
“有一次在麦当劳,两个英国学生听见我和一个朋友说德语,就把手举起来,冲着我们喊‘嗨,希特勒’。我们就走过去,说:‘你们是什么意思?’”
“他们呢?”
“他们大概以为我们要打架,就赶快说‘对不起’,跑走了。”
“为什么?”晚餐桌上,我的少年问我,“都已经60年了,历史好像还没有过去?”
这是2005年2月13日,星期天,所以我们有充分的时间谈我们读到的文章。当天,国际新闻有一个焦点:2月13日是德瑞斯登大轰炸60周年,德国右翼分子将在德瑞斯登举行大游行,纪念被盟军炸死的亡魂,也企图利用古城的悲情,塑造德国是“被害者”的形象,以争取选票。德国政府则担忧右翼势力的崛起和扩张,步步为营地试图防堵。
1941年,英国空军有人建议,要用地毯式轰炸来摧毁德国的城镇,才能真正断折德国的战斗士气。这是一种“恐怖战”,在1942年正式成为对德作战策略。英美盟军用的是一种“暴雷火”攻击。飞机对准大城市丢下大量填满高燃度化学品的“火弹”,当城市陷入火海时,着火区上方温度快速升高,而地面层的冷空气迅速侵入,人,便像油烟被抽风机吸入一样,被抽入火海。
1945年,文化古城德瑞斯登被选中了,城内除了原有的65万人口之外,还有几十万难民的聚集。在德国投降的前三个月,德瑞斯登被密集轰炸了整整两天,死亡人数究竟是35000人还是10万人,历史学家到今天也说不清。
对德瑞斯登的轰炸屠杀,是不是一种“战争罪行”呢?英美盟军是不是该受谴责呢?德瑞斯登的市民,有没有权利为自己受难的亲人哀伤或愤怒呢?愤怒的对象,是始作俑者的德国自己,还是丢下“火弹”的英美联军呢?如果是对自己,60年的忏悔和自我鞭笞够不够呢?如果是英美,那么被德国飞机所炸死的人苏联就有50万人,又该对谁愤怒?如果德瑞斯登的轰炸是一种罪行,那么广岛和长崎要怎么看呢?如果全世界都要德国为历史赔偿赔罪,那么日本又以什么标准可以被容许不赔偿赔罪呢?
2月13日当天,德瑞斯登出现了三股人潮:上千的市民别上了白玫瑰,默哀死者,祈祷和平;右翼分子游行,要英美承认错误;左翼分子聚集,反对右翼分子,围堵新纳粹主义的再生。每一股人潮,都在试图掌握历史的解释权,因为历史怎么解释,决定了权力的去处,也决定了未来的日子怎么过。
“当我们这一代变成总统和总理的时候,”我的少年说,一口咬下脆脆的春卷,“不知道会怎么解释德瑞斯登。”
那可能是2045年,少年55岁的时候,但我已经看不见了。而历史,还没过去。
(紫檀木难摘自《当代青年》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