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2期
青春并不消逝,只是迁徙
作者:张曼娟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那时候的我,正当青春
那一年我二十五岁,刚考上博士班,一边修习学位,一边创作,已经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海水正蓝》。
寒假过后,我遇见这样一位教授,高大壮硕,行动从容,微微含笑,为我们讲授诗词,每个周末,我们都要到老师家里上课,大家围着餐桌,并不用餐,而是解析一首诗或者一阕词。看见他朗然笑语,喷吐烟雾,我悄悄想着,这就是一个伟岸男子了吧?四十几岁的老师,当时在学术界是很活跃的,意气风发,锋芒耀眼,上他的课,常有一种谨慎恐惧的心情。我几乎是不说话的,一贯安静着,却从未停止兴味盎然地观看着他和他的家庭。
他有一个同样在大学里教书的妻子,两个儿子。当我们的课程即将结束时,师母和小儿子有时会一起进门。师母提着一些日用品或者食物,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背着小学生的双肩带书包,脱下鞋子,睁着好奇的黑眼睛盯着我们瞧,并不畏生。老师会停下正在讲解的课程,望向他们,有时交谈两句,那样的话语和眼神之中有着不经意的眷恋。我渐渐明白,老师像一座植满绿阳垂柳的堤岸,他在微笑里,轻轻拥着妻与子,一大一小两艘船栖泊,所以,他是个伟岸男子。
我们告辞的时候,老师家的厨房里有着锅炉的声响,晚餐渐渐开上桌了。我们散荡地漫步在高架桥下,走向公车站牌。一点点倦意,还有很多憧憬,我忽然想到自己的未来,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一个温暖家庭呢?一种围桌共餐的亲密情感?一个背着双肩背包的小男孩?天黑下去,星星爬上天空了。
修完博士学位的暑假,邀集一群好友,将近一个月的神州游。回到台北,同学来电话,告诉我罹患癌症的师母过世了,大家要一起去公祭,他们想确定我已经归来。
告别式中,看见伏跪在地上的那个小男孩,那时候他其实已经是国中生了,因为失去母亲的缘故,看起来特别瘦小。我有一种冲动想过去,走到他的身边去,看着他的黑眼睛,说几句安慰的话。但我终于没有,因为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而且我怕看见他的眼泪便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一年之后,我陷在因情感而引起的强烈风暴中,面临着工作上的艰难抉择,突然听闻老师脑干中风,病情危急的消息。到医院去探望时,老师已经从加护病房进入普通病房了,听说意识是清楚的,那曾经伟岸的身躯倒在病床,全然不能自主。那个家庭怎么办?那两个男孩怎么办?同去的朋友试着对老师说话,我紧闭嘴唇没有出声,我只想问问天,这是什么天意?不是说天无绝人之路吗?这算是一条什么路?
同时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伤挫并没有停止,总要花好大的力气去应付,应付自己的消沉。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去探望过老师,只从一些与老师亲近的人那儿探问老师的状况,老师开始做复健了;老师出院了,回家调养了;原来的房子卖掉了,搬到比较清幽的地方去了。偶尔车行经过高架桥,我仍会在岁月里转头张望那个方向,带着惆怅的淡淡感伤。那里有一则秘密的,属于我的青春故事。
后来,我与青春恍然相逢
这一年,我已经在大学里任教第十一个年头了,即将跨入四十年纪。
这个学期,在我的通识课讲堂上,有一个经济系的男生,特别捧场,该笑的时候大笑,该点头的时候用力点头,只是不发言,我猜想或许是因为他不擅言辞吧。轮到他上台报告时,他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说到祖国大陆的壮丽山河,全不用讲稿,也不用大纲,侃侃而谈。我坐在台下,仰着头看他,原来是这样高的男孩子。明明是青春的脸孔,流利地报告着的时候,却仿佛有着一个老灵魂,隐隐流露出浅浅的沧桑。
冬天来临时,通识课结束,我捧着一沓考卷走出教室,那个经济系的男生等在门口。“老师”,他唤住我,“可以耽误你一点时间吗?”
我站住,并且告诉他,只能有一点时间,因为我赶着去电台。每个星期五的现场节目与预录,令我有些焦虑。
“好的。”他微笑着,看起来也很紧张,随时准备要逃离的样子,“我只是想问你还记不记得一位老师……”他说出一个名字。忽然一个名字被说出来。
我感到一阵晕眩,那一段被烟尘封锁的记忆啊,云雾散尽,身形伟岸,微笑的老师,忽然无比清晰地走到我的面前来。我当然记得,即使多年来已不再想起,却不能忘记。
“你是……”我仰着头看他,看着他镜片后的黑眼睛,眼泪是这样的岌岌可危。
暮色掩进教学大楼,天就要黑了,然后星星会亮起来。曾经,那是晚餐开上桌的时间,如今,我们在充满人声的拥挤的走廊上相逢。十几年之后,他念完五专,服完兵役,插班考进大学,特意选修了这门课,与我相认,那令我悬念过的小男孩,二十四岁,正当青春,我却是他母亲那样的年龄了。青春从不曾消逝,只是从我这里,迁徒到他那里。
后来,我听着他说起当年在家里看见我,清纯地垂着长发的往昔,那时候我们从未说过一句话,他却想着如果可以同这个姐姐说说话。我听他说着连年遭遇变故,有着寄人篱下的凄凉,父亲住院一整年,天黑之后他有多么不愿意回家,回到空荡荡的家。我专心聆听,并没料到不久之后,我的父亲急症住院,母亲在医院里日夜相陪,我每天忙完了必须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去。那段祸福难测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男孩对我叙述的故事,在一片恐惧的黑暗中,仿佛是他走到我的身边来,对我诉说着安慰的话,那是多年前我想说终究没有说出来的。我因此获得了平安。
与青春恍然相逢的刹那,我看见了岁月的慈悲。
(宁眉眉摘自漓江出版社《台湾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