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悲情的追梦者

作者:安易非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李煜应该是中国古代最为悲情的帝王之一,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让后世惊叹,而生在帝王之家、作为南唐皇帝的他,却为世人所不齿。卓绝的才华与怯懦的性格最终铸就了他悲剧的一生,而他内心深处的追求却融在了他的点滴文墨之中,任后世品评。
  作为皇子的李煜,清雅闲适,有着与宫廷生活格格不入的那种出尘的清逸。面对大哥李弘冀的咄咄野心,他给自己起名号“钟隐”、“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以显示自己无意于皇位与权势。而“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大概最能说明他此时的追求。王国维曾经对这首《渔父》提出过质疑,怀疑它并非出自李后主之手。的确这句与李煜其他的篇章风格迥异,然而我却觉得这才是李煜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追求所在。他从心底羡慕渔父的悠然自得,渴望像他一样自由快乐而非在宫廷中被人无端猜忌、卷入一波又一波的斗争。此时,他只想做个文人雅士,对宫廷内的明争暗斗摆明自己对宁静生活的理想与追求的立场,政治对于他而言是很远的。此时的李煜是幸运的,其妻周娥皇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可以说与他有着共同的追求。她利用李煜手中的残谱,重新编排了盛唐时代的名曲《霓裳羽衣曲》,而娥皇弹琴、李煜填词也成为南唐宫廷中最为特别的一景。
  作为皇帝的李煜,为外人所知的是骄奢淫逸,而其内心深处的落寞、孤独远非常人所能理解。南唐中帝连丧五子,作为六皇子的李煜继承皇位,而这也是他悲剧一生的开始。此时他对于那种清淡简单的生活的追求已不可能,而继位不久周娥皇的病逝更是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凤箫吹断水云閒,重按霓裳歌遍彻”,歌舞升平,却不能使他忘却内心深处的伤痛,与自己当初的追求的背离,让他无从适应现实中的政治斗争。面对北宋朝廷的压力,他只有一味地妥协使南唐免受战火侵袭,更使自己的内心深处留一片清宁所在。缅怀过去的追求,虽有“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这般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而“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才是他在那繁华背后的孤独写照。一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不难看出李煜的浪漫情怀,更有一份往昔的闲适。在如水的月光中缓缓骑马归去,是李煜这个时期真正的追求所在。浮华的背后是伤逝与落寞,而伤逝与落寞的背后,仍旧是那少年时期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沦为阶下囚的李煜,为内心曾经的伤痛与现实中宋太宗的种种羞辱所折磨。如果说过去的浮华生活是对内心追求无法实现这份伤痛的一种掩盖,那么此时,李煜连这份最后的掩盖也没有了。他内心的伤痛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圆月依旧明亮,而那逝去的犹如一江向东的春水,再不复还。宋太宗对他咄咄相逼、时时侮辱,所受的屈辱在李煜内心沉淀,而最后他选择的斗争方式是文人式的,而非帝王式的。既然生活中已经永无安宁,而内心对于那份清雅闲淡的追求也已灰飞烟灭,那么面对宋太宗所赐一杯毒酒,李煜也能安然接受,从而结束了他这悲情的一生。
  (尘埃摘自《北京晚报》2008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