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96盒毛笔
作者:吴 非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十多年前,汉城的友好学校檀大附中校长张凤植先生来访,捐赠一箱文具,一千八百支笔,全校学生每人一支。学校把这些韩国产的笔分给学生,学生都很高兴。虽只是一支平常的笔,礼轻情义重。张凤植校长当时年近七十岁,学校是他的父母捐赠的。光复后,国家把张氏家庭在日本占领时被侵吞的财产还给他们。张家倾其所有,办起了韩国有名的檀国大学。张氏一家对中国人充满友好感情。作为韩国教育界元老,他非常重礼仪,重感情。
当时学校领导委托我办些礼物找机会回赠。适逢张校长又寄来了檀大附中学生的书法作品。谭副校长说,就送他们一些毛笔,我们的毛笔他们一定喜欢。此意与我甚合。我到夫子庙去看,找到一家店,看到一款盒装的笔,告诉售货员,我要一百盒。售货员喊来经理,问还有没有,经理犹豫一下,说在仓库里,你明天来,行不行。我说,等不及,现在就要,要赶办邮寄。经理问寄到哪里,我说寄到汉城,送韩国朋友的。经理说,那你去转一会儿再来,我们要到仓库取货。我有些奇怪:不就一个纸箱子吗,有什么难处?转了一小时回来,经理说,办好了,打开给我看,每个锦盒内,夹有两支毛笔,很漂亮。经理说,听说你要送国际友人,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找的,其实赚不到什么钱。
邮寄时,纸箱放不下,多了四盒。想想没有必要硬撑,就带回办公室了。张凤植校长收到毛笔后,立即写了回信表示感谢。说专门开了会,每位书法爱好者都得到了一盒毛笔。礼尚往来,他们喜欢就好,我也就释然了。
没过两个月,有那么一天,学生要抄通知,来办公室借毛笔,没合适的,就拿了一盒给他。记得学生还嘀咕一句:“这么高档的笔,老师怎么舍得的!”过了一会儿,学生来了,拿着毛笔递给我,说:“老师,你看!”我这一看,眼前真的一黑!那些夹在锦盒里的毛笔,一翻转过来就会发现:原来朝里的笔头已经被虫蛀空了!再开一盒,两支也是一样,蛀去了一小半;再开一盒,也是;最后一盒,一样;支支如此……学生气愤地说:这肯定是商店故意的,老师你们中计了。
我这才记起来,区区一百盒毛笔,他们把我支开,让我等了一小时,就是为了做手脚。
东西已经邮到韩国,发票也入账了,即使现在找了去,那家商店也不会承认的,他本来就是有心坑你的。后来我到夫子庙,每路过那家店,都要告诉大家,如果买毛笔,一定要仔细,小心店家坑你。那家店不像是私营的,因为当时那一带多是集体性质或是个人承包的国营店。
好多年了,我不敢想的是,当那些韩国学生高兴地拿着来自中国的奖品回到家,全家人在灯下赏玩中国毛笔,从那个锦盒中取出笔,看到笔头反面的那个蛀洞时,全家人会不会像韩剧上那样温柔地说:“噢——咦,怎么会呢?噢——咦,还是这样的呢!”
那是一所男子中学,当年得到毛笔的学生,现在应当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了。可能有96个韩国学生得到过那种有洞的毛笔,有96个韩国家庭记住了这个故事,他们还可能转告亲友,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对中国毛笔有本能的警惕。还有我的朋友张凤植,始终不愿意把他作为校长遇到的尴尬告诉我,而我直到他去世,也不知道该如何向他解释。
类似的事情,当然不止这一件。不想多说了,丢人。
我估计那家商店的经理也会夹在人群中谴责这样的事,且痛心疾首,因为类似的事他做得太多,不大可能记得的。
(王丽娟摘自《扬子晚报》2008年3月12日 图/潘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