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8期
魔鬼个性的吸引力
作者:杨 照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帕格尼尼写过二十四首狂想曲,其中第十五首,被称为“魔鬼的狞笑”,小提琴制造出深沉变化的诡异滑音,仿佛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首曲子正符合帕格尼尼创造出来的自我形象。
1790年,歌德开始出版他的巨著《浮士德》,那年帕格尼尼八岁。《浮士德》很快征服了全欧洲,成为浪漫主义狂潮的先锋,帕格尼尼聪明地利用了这样的时代气氛,让自己的琴艺与演出,包围在魔鬼主题中。他表演所到之处,就有人窃窃私语,说他一定是像浮士德一样,将灵魂卖给了魔鬼,才有可能交易换来那么奇特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帕格尼尼非但不阻止人家这样的传言,他还故意在演奏会中安排让传言燃烧得更厉害的种种插曲。
“既然你们觉得我跟魔鬼很熟,甚至怀疑我就是魔鬼,那么就来听听我发出魔鬼的狞笑声吧!”帕格尼尼似乎这样说着。
帕格尼尼的魔鬼本事,有一部分来自于将当时其他小提琴家发明、尝试过的技巧,都融会一堂。快速滑音、左手拨弦、戏剧性地强弱运弓,他擅长于将这些艰难的技巧放进同一首乐曲,以超快的速度演奏,让听众根本来不及弄清楚自己究竟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只留下了令人眩晕的神奇华丽感受。
帕格尼尼的魔鬼本事,还有一部分来自他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他的手掌巨大到后世医学家们怀疑其实是得病扭曲的结果。他可以在琴上按出三个八度的和弦演奏,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本事。另外,他所使用的瓜·里琴,绰号叫“加农炮”,可以想见在帕格尼尼手中能够制造出的巨大音量琴声。这把琴目前收藏在热那亚博物馆里,看过琴的人都一定惊讶琴的四根弦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像一般的琴安排成一个弧面。这样的平面排列让帕格尼尼可以一弓拉出三声、甚至四声和弦,完全突破了传统小提琴只能有持续双音的根本限制。然而,这样的琴弦上,帕格尼尼要如何避免拉单弦时不去误碰邻近的其他弦呢?这真是件让人想不通的怪事。
帕格尼尼一生可能写过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为什么说“可能”?因为帕格尼尼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不肯出版乐谱,所以他去世前,只有第一号、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出版。他死后,他的后人遵守强大的意大利家族传统,一百多年来没有放松过对帕格尼尼音乐遗产和神秘名声的管理。一直到今天,都还有由帕格尼尼家族后人建置的官方网站,更重要的是,帕格尼尼的作品文献,仍然没有完全公开供世人理解使用。
帕格尼尼家族小心翼翼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到现在问世了第六首。而且第五首、第六首都缺少乐团总谱,因此有人据此猜测应该不会再有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出土了。不过,谁知道跟魔鬼关系那么密切的帕格尼尼在九泉之下还会跟我们玩些什么花招呢?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和肖邦的钢琴协奏曲有一点上极为类似。我们不必想在他们的协奏曲中找到什么了不起的管弦乐法,甚至也不会有乐团跟主奏乐器间精彩的互动对话。乐团音乐的存在,单纯是为了烘托陪衬主奏乐器精彩演出的。
肖邦的协奏曲,弹出钢琴神性光辉的一面,帕格尼尼协奏曲,却建立了小提琴的魔鬼个性,那是一种让人又害怕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的特殊魅力。那么小的一把琴,为什么可以发出如此怪异又激烈的声音呢?那声音,不只像是来自人间以外,而且似乎要把人拉到某个不能想象,却又可以感受到的超越境界,那里没有上帝允诺的和平静好,而是充满疯狂极端的喜怒哀乐。
然而,帕格尼尼透过他的音乐,逼我们承认,那样的魔性景观,对我们具备高度吸引力,让我们不自觉地往这样的音乐靠近,听了一次又一次。
(林夕寒摘自《深圳商报》2008年7月11日 图/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