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我的回族母亲
作者:叶华荫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上高中那年,家里增加了四个人,使原本只有四个人的家庭,人口总数瞬间翻番。
父亲跟村里承包了15亩水域养鱼,鱼价好,生活不是问题。只是,原先的兄弟俩一放学就得拼命地四处割草、捡粪喂鱼。稍不留神,父亲的大头皮鞋就会踢到我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让我莫名其妙地趴下。弟弟从没体验过来自父亲的这种“优待”,多年后提起,他说:“要是我,早就……”但挥舞的棍棒和拳打脚踢也无法轻易降低我内心深处庆幸有了“娘”,还凭空添了三个弟妹的喜悦之情。高兴归高兴,好心情最终还是变成掉在地上的瓷器,哗一声摔得四分五裂。在父亲日胜一日的打骂声中,我一天天从一个优等生变成差生,并成为班里少数几个留级生之一。
留级给父亲带来更大的理由和信心,他公然多次对我下“驱逐令”。那天,他咬着牙齿气焰嚣张地吼道:“晚上回来再见你,我就剥你的皮,抽你的筋,吃你的肉!赶快给我滚出这个家!”然后与打扮妖艳的后娘一道,手挽着手说说笑笑地逛街去了,留下16岁的我,想象着被剥皮烹肉那“宰菜牛”般的惨况,害怕和伤心到了极点。
不同辈分的亲友们都说,要不是长得跟爹一个模子,大家都以为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不是父母的亲骨肉。
这时,对我关怀备至的奶奶已一天天衰老,不但无力庇护我,她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难以自保。平常被随意唾骂也就算了,有一次,为了护我,还活生生被父亲一棒撂倒。我知道,在某些方面,父亲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连奶奶都悲愤欲绝地说:“你还小,远远地走吧!离开这个逆子,不要再回来!”
危难之时,我自然想到最要好的同学大军。因为爱看他父母给他订阅的《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我们一直走得很近。找到他,说明情况,我俩立即借了一辆木制的手推车,把一套行李和一纸箱书送到学校。从此,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住校生”。可是,到几十公里外的公路上做了一个多月的小工挣到手的79块钱,交过学杂费,买过学习用品,已买不了多少饭票。没几天,我就丧失了吃饭的资本。
这天放学,我难过地对大军说:“饭票没了,没饭吃了。”
“走,到我家吃去!爸爸妈妈会欢迎你的。”
“不好吧?”嘴上说着,脚却不由自主地跟他走了。毕竟,人饿了就得吃饭,揣起尊严,这是无奈中明智的选择。
大军一家是回族,性格坚韧开朗,父母在当时较为吃香的粮食部门工作。马阿大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当过兵,只是生活的辛劳过早地让白发爬上了他黑里透红的额头;马大妈个头不高,留着齐耳的短发,肤色白净,贤惠仁慈,精明能干,是城区粮管所副所长。单位不错,又是双职工,按理生活该十分富裕,可到了职工宿舍,从那些陈旧的摆设和简单的家具就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生活是温馨而又简朴的。二老膝下有三个儿女,大军是老大;老二是个女孩,多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三是小军,正在完小就读。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工作之余还要护理女儿,给她打针吃药喂饭翻身擦背……生活的重负可想而知。
大军在饭桌上向父母说明我的来意,一家人对我这个汉族孩子的遭遇十分同情,并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第一句话,大妈就非常慷慨:“不怕!以后放学你就跟大军一起回来。同亲儿女一样,我们不会偏待你!”又说:“你瞧学习上、生活上缺少什么,就跟我们说。”
阿大也接着说:“男子汉,一生中要经历许多磨难才会取得成功。不用怕,好好读书!”
慈爱暖心的话语,让我庆幸自己找到了家庭之外的亲人。
就这样,我每天到大军家吃饭,常常跟大军在一张床上打滚。许是长期打骂的结果,我当时胆子非常小,天一黑就不敢出门,还经常尿床。每次,大妈都会骂大军夜里不陪我起夜。我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尿,不能怪他。大妈就笑了,把床单扯去洗,把棉絮拿去晒。
那时,大妈常说阿大每天要背一两百斤重一袋的麻包上下车,工作苦,而几个孩子都在学知识、长身体的年纪,就是一分钱不存,也要尽力把伙食办好。于是,饭量惊人的我,每天都能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一桌,痛痛快快地享受大妈做的荤素配搭、鲜美可口的菜饭。而我所能做的,仅只是在饭后帮着大妈收拾一下饭桌、扫扫地,或到井里拎两桶水。总之,我那时的心情是复杂而愧疚的,好在二老都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女,没有丝毫的责备。
一次,班里要交什么钱我已记不起来,反正数目不小,大妈便逗大军说钱只够交一个人的。大军急了:“妈妈说话不算话,舌头跟牙齿打架!”见大军一副着急的样子,大妈拿出两份钱分别塞进我们手中,笑着说:“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两个都是妈妈心里的宝!”那份慈爱与亲近,令我不禁涌出幸福而感激的泪水。
周末,我偶尔也会帮着大妈侍弄仅有的两小块菜地,那样的日子甜蜜而开心。我和大军兄弟俩还在地边搂着照过一张相,几十年过去,这张只有两寸的黑白照片还完整地保存在影集里。每次翻看,总会浮想联翩,温馨荡漾。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天,父亲竟拎着一根捆畜生用的白麻绳到大妈家质问二老:“你们凭什么收养我的儿子?我又没有死……谁敢收留我的儿子我就跟谁没完!”一副唯我独尊、玩世不恭、欺行霸市的嘴脸。不过,大妈从没在我面前提起过这事,我是多年后从知情者口中获知的。依稀记得,有天放学回来,大妈笑着问:“华荫,如果你爹打我们,你会帮哪个?”听大妈这么说,我心里非常难过,也非常害怕。我想,肯定是父亲放过什么话来,于是斩钉截铁、满怀仇恨地说:“我绝不帮他!”想必,大妈那时的心情十分沉重。一边是尚未成年的孩子,一边是蛮不讲理的汉子,二者又是父子关系,两者之间实在难以权衡。不过,大妈一家对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怀、关心、爱护……
秋后的一天,大妈突然在饭桌上问我:“想不想去当兵?”原来,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有了离开家庭独立锻炼的机会,而且又是光荣参军,我当然高兴。本来,在校学生是没有资格报名的,鉴于我家庭的特殊情况,加之大妈领着我多方说情疏通关系,最后,不但村上给了证明,武装部门也同意我参加体检了。那些日子,每天吃过晚饭,大妈就拉着我的手走遍她所能说得上话的人家。每到一家,都少不了花几块钱,买点水果、糕点什么的两三样小礼物拎着。幸亏我的身体争气,体检结果为甲等,可甲等身体的应征者全县有70多个,兵源只需50人。最终接到入伍通知书,这完全得益于大妈为我奔走呼号所带来的社会同情。记得当时的县武装部领导曾对大妈说:“只要他的身体条件合格,我们第一个就送他!”
临行,大妈让我回家给父亲报个信。她说:“无论如何,血脉相连,父亲做得不对的地方,要体谅他。”就这样,大妈默默地用博大无私的母爱,关爱一个被家庭遗弃的异族孩子,并千方百计为这个孩子寻求一条出路。当孩子有了出路的时候,她又叫孩子不要忘根,学会感恩。
从部队退役后,我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干进入公安队伍,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但除了到外地出差,过年和中秋我大多都要往大妈家里赶。在自小就失去母爱的我的心中,大妈就是妈。成家以后,依然如此。虽然,每个节前大妈都不会主动邀请我们回去,但去了,二老会万分高兴,仿佛到来的也是自己十月怀胎的儿子。
20多年了,每次见面,大妈还会叮嘱我一定要多回去看看父亲。